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6-0132-08
一。导言
目的地形象影响旅游者的很多行为,包括选择去哪个目的地旅游。现场体验后如何对目的地进行评价以及今后故地重游的意论文网向等(Chen Tsai,2007)[1]。目的地形象还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当旅游者面对多个可供选择的目的地时,目的地的形象越突出。越具有区别度,它被选择的可能性也越大(Beerli Martin,2004;Echtner Ritchie,1991)[2,3]。目的地形象是一项无形资产,它可以让目的地在吸引客源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目的地形象对旅游目的地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部分学者考察了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希望找准构建有利的目的地形象的着力点。文献回顾表明,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刺激因素和个体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信息来源。旅行经历等,后者包括旅游动机。人口学特征等(Baloglu McCleary,1999)[4]。一些学者(如Beerli Martin,2004;王纯阳和黄福才,2010)[2,5]该分类方法,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其中部分因素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然而综观现有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以下3方面的不足:第一,对旅游动机的影响作用重视不足。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实证考察信息来源。旅行经历。社会人口学特征影响作用的研究成果已较丰富,但考察旅游动机影响作用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第二,对具体旅游动机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罕见。虽然有少数研究实证了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如程圩和隋丽娜(2007)[6]。王纯阳和屈海林(2013)[7]的研究,但他们都是将旅游动机作为整体潜在变量引入研究模型,没有考察具体的旅游动机的影响作用。这样不利于明确具体的旅游动机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第三,没有考虑目的地形象的全部维度。目的地形象是包括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多维度潜在变量(Linetal。,2007;Wang Hsu,2010)[8,9]。虽然一些研究认为旅游动机是目的地形象的前因变量,但这些研究仅考虑了目的地形象的部分维度,结果降低了研究发现的信度和效度(Umetal。,2006;Lietal。,2010)[10,11]。
针对现有研究的上述不足,本研究将具体的旅游动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同时引入研究模型,实证考察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以期明确目的地形象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具体的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形象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从旅游动机的角度为目的地建立和维护有利的目的地形象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一)目的地形象内涵及维度
学术界对目的地形象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早期的研究中,目的地形象的大部分定义只强调它的认知成分,认为目的地形象是人们对目的地的系列信念。想法和印象。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赋予目的地形象的内涵更加丰富,更注重形象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igne等[1]认为,目的地形象除包括认知成分以外还包括情感成分,是人们对特定目的地的所有认识。印象和情感表达。Martin和Bosque[2]认为目的地形象是由理性和感性解释组成的多维度潜在变量,它包括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维度。其中,认知形象是指人们对目的地属性或特征的认知和信念,情感形象是指人们对目的地的情感[3]。近年来,总体形象作为目的地形象的第三个维度逐渐为学者们所接受。总体形象是指人们对目的地的正面或负面的整体评价,它虽然源于对目的地的认知评价和情感评价,但不是二者简单相加的结果,而是大于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之和[4]。Ahmed[5]认为,分开测量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以及总体形象,有助于形成更有效的定位策略。
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之间存在层级性关联。认知形象是情感形象形成的基础,情感反应是认知反应的结果,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有机整合形成目的地的总体形象[4]。在旅游研究文献中,Li等[6]的实证研究发现,认知形象对情感形象有显著直接正向影响。Stern和Krakover[7]研究表明,认知形象对总体形象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并且通过情感形象间接作用于总体形象。Wang和Hsu[8]指出,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与总体形象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力。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
H2: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总体形象。
H3: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总体形象。
(二)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形象
旅游动机是理解旅游者行为和目的地选择过程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看,旅游动机作为个体因素之一,由于它会影响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构成,因而也会影响个体对目的地的环境感知和形象结果[3]。无论是认知形象。情感形象还是总体形象,实质上都是个体对目的地的一种评价。透过这些评价可以发现个体的动机结构。由此可见,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形象是相关的。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形象的相关性可用手段目的链理论(means-endchaintheory)来解释。手段目的链理论认为,产品属性是个体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消费目的是个体价值取向的反映,结果利益是产品属性和个体价值联系起来的纽带[9]。借助该理论对动机进行分析可知,个体动机起源于特定产品消费中的预期利益和期望价值。Klenosky[10]以目的地特征代表产品属性“,以旅游动机代表结果利益“,以期望状态代表个体价值“,运用手段目的链理论研究了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属性的关系,认为目的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预期利益并助其实现期望价值,那么旅游者的动机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当旅游者被目的地唤起的认知和情感与其追求的预期利益一致时,他们持有的目的地形象也更积极。在旅游研究文献中,一些研究实证了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重游意向,Li等[6]以乡村旅游为背景考察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重游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旅游动机对认知形象存在显著影响。Baloglu和McCleary[4]认为,如果目的地属性吻合旅游者的动机,那么旅游动机会正向影响情感形象。总体形象作为目的地形象的维度之一,在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中也可能受到旅游动机的影响[4]。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旅游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
H5:旅游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
H6:旅游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总体形象。
根据上述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我们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二。研究方法设计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中的量表来源于现有相关研究中的成熟量表。调查问卷包括5个部分:第1部分由测量旅游动机的题项组成,采用了Beerli和Martin[3]的13题项量表。第2部分由测量认知形象的16题项组成。量表来源于Chen和Tsai[11]的研究;第3部分由测量情感形象的题项组成,采用了Lin等[12]的4题项量表。测量总体形象的量表来源于Stern和Krakover[7]的研究,只有一道题项,即某某地有良好的总体形象“;第4部分统计被调查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第1―3部分的题项全部采用Likert5分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完全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5表示完全同意。
(二)样本收集
本研究以厦门市为例,调查地点选择在该市两个代表性景区鼓浪屿和南普陀的游客休息处,采用拦截式抽样方法获取样本。为了保证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和多源性,调查中我们在观察和询问的基础上采取了如下抽样办法:在每个由亲友组成的散客群中只抽取1份样本,在每个由导游带领的团队游客中只抽取2―3份样本。为了提高游客接受问卷调查的积极性和填写问卷的有效率,在询问其是否愿意接受调查的同时,告知会赠送一份厦门大学或鼓浪屿手绘地图作为纪念品。调查时间是2012年6―11月,先后进行了7次问卷调查,每两次调查的时间间隔都在4天以上。共发放问卷580份,回收580份。剔除漏选。重选较多以及明显无心填写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63份,有效率为97。69百分号。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频数分析,样本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表现为:从性别看,男性占50。80百分号,女性占49。20百分号,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从年龄看,18―24岁占26。10百分号,25―44岁占65。00百分号,45―54岁占5。50百分号,55岁以上只占3。40百分号,以中。青年人为主;从职业看,以学生。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服务或销售人员为主,5种职业占71。30百分号;从月收入看,2000元以下占20。10百分号,2001―3000元占17。80百分号,3001―5000元占35。40百分号,5001元以上占26。80百分号,以中等收入为主;从受教育程度看,以大专或本科学历为主,所占比例为70。70百分号。
(三)数据分类
用同一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能会将样本的偶然性特征也转化成因子,结果使得所得模型未必是一般化的模型[8-13]。为了避免上述不足,本研究将有效样本随机地分成样本1(n=280)和样本2(n=283)两个子样本。样本1用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2用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由于大样本能够保证复杂模型具有相对稳定的估计结果[14],因此,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我们将利用全部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和检验。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利用SPSS11。5和AMOS4。0软件来完成。
三。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由于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察具体的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此,首先需要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旅游动机因子。因子提取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转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以特征根大于1为提取原则。如果题项的因子载荷小于0。40或者交叉载荷大于0。40,该题项将被剔除。通过SPSS11。5中的因子分析,KMO值为0。78,Bartlett球形检验Sig。为0。00,表明这13道题项适合作因子分析。剔除4道不符合要求的题项,最终获得由9道题项测量的3个动机因子。根据题项测量的内容分别命名为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3个动机因子共解释方差64。74百分号,表明其对测量题项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在0。68―0。88之间,大于0。40最低极限值。每个因子的信度系数在0。64―0。80之间,大于Peterson[15]建议的0。60最低极限值,表明各因子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旅游动机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综合测量模型评估
综合测量模型是综合了具体的旅游动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测量模型,共9个潜在变量27道测量题项。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测量模型的x2/df=1。68,小于3。RMSEA=0。05,小于0。08。RMR=0。04,小于0。05。GFI=0。90,CFI=0。93,均大于或等于0。90。NFI=0。85,接近门槛值0。90。此外,标准化因子载荷在0。50以上,大于0。45最低极限值。与标准化因子载荷相关的t统计值在8。22―23。75之间,在0。1百分号水平上显著。因而可以认为,综合测量模型与样本数据具有可以接受的拟合优度。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旅游动机因子,然后将具体的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形象的三个维度即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同时引入研究模型,以厦门市为例实证研究了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最终我们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本研究证实目的地形象包括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三个维度,而且认知形象对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有强力的直接正向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74和0。72,这表明人们对目的地的情感评价和总体评价主要取决于对目的地属性或特征的认知和信念。这和现有相关研究中的发现是一致的[4-8]。认知形象的重要性为旅游目的地集中精力构建有利的目的地形象指明了施力方向。本研究表明,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休闲娱乐。接待环境是认知形象的潜在维度。据此,目的地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加强宣传和促销,增强人们对目的地属性或特征的正向认知。
第二,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没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与Baloglu和McCleary[4]以及Wang和Hsu[8]等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他们的研究发现,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出现不一致研究结论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研究的目的地与他们研究的目的地不属于同一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目的地往往拥有不同的旅游资源,因而使旅游者产生的形象感知也存在差异[22]。Lin等[12]曾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目的地考察了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之间关系的稳定性。他们的研究指出,对于有些类型的目的地(如主题公园),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于另外一些类型的目的地(如自然目的地),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并无显著正向影响。厦门是一个拥有海上花园“美誉的城市型目的地,其总体形象主要形成于旅游者对它的属性或特征的感知。比较而言,其情感吸引力相对薄弱,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总体评价受其影响较小。因此,情感形象不会显著影响总体形象。城市型目的地不包括在Lin等[12]旅游者感知划分的三种目的地类型中,针对城市型目的地的情感形象与总体形象之间的关系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实证检验。
第三,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以往的研究通常将旅游动机作为一个整体潜在变量考察它与目的地形象之间的关系。但旅游动机具有多源性特征,可以再细分出具体的动机因子。因此,直接考察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形象的关系,不利于明确具体的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形象各维度之间的真实关系。本研究发现,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都对认知形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再次证实旅游动机作为个体因素是目的地形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旅游动机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原动力,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人们倾向选择能够实现期望利益的目的地旅游。如果目的地的属性或特征能够帮助旅游者实现期望利益,那么通常能够唤起旅游者对它的较高评价,形成较好的认知形象。旅游动机对认知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迎合人们的旅游动机有助于提高对目的地的认知评价。因此,目的地首先可以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旅游动机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然后根据市场需要并结合自身的属性或特征,有的放矢地加强对目标市场的宣传和促销,使人们感受到目的地可以实现其预期利益和期望价值,进而提高人们的认知评价。
另外,本研究还证实,旅游动机层次越高,对认知形象的影响越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存在高层次需要和低层次需要之分。动机起源于需要,因此,旅游动机相应地也可分为高层次动机和低层次动机。据此,在本研究的三个旅游动机中,休闲动机。声望动机。文化动机的层次是越来越高的。本研究中,休闲动机。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对认知形象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8。0。30。0。44,表明旅游动机层次越高,对认知形象的影响越大。该结论与Li等[6]的研究结论一致。因此,比较而言,迎合高层次的旅游动机较之迎合低层次的旅游动机,更有助于提高目标市场对目的地的认知评价。
第四,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对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没有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发现,声望动机。文化动机。休闲动机与情感形象。总体形象之间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关联,而是通过认知形象的中介作用对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产生间接影响。这反映了认知形象在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形成中具有重要地位。据此,通过迎合目标市场的旅游动机不能直接起到提高情感评价和总体评价的效果。但是,目的地的属性或特征如果迎合了目标市场的声望动机。文化动机或休闲动机,目标市场对目的地的情感评价和总体评价就容易提高。因为本研究表明,情感评价和总体评价主要取决于对目的地的认知评价。这为目的地如何提高目标市场的情感评价和总体评价提供了重要启示。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样本量偏少。受时间。经费等限制,本研究仅获得了563份有效样本。将总有效样本分成两个子样本后,每个子样本的数量就偏少了。这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大样本的搜集力度。第二,未对旅游动机量表作进一步补充。本研究采用的旅游动机量表虽然有良好的测量可靠性,但鉴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的赴厦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可能在量表中没有被反映出来。未来研究需要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对旅游动机量表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第三,总体形象只有一个测量题项。根据Assaker等[23]的观点,用单一题项测量潜在变量不利于减少测量误差。因此,未来研究应该改单题项测量为多题项测量,进一步提高总体形象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研究
旅游动机對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研究【5969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