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生态化探索
旅游业的生态化其实包含两层含义,即生态化旅游和旅游生态化。据此我们可知,实现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业的生态化就是实现草原旅游生态化和生态化草原旅游。所谓生态化旅游国际上有比较权威的定义,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认为:生态化旅游就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论文网维护当地人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就其本质而言,生态化旅游强调的是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旅游活动开展之前,应考虑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综合协调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合理规划,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生态化旅游强调的是合理开发。旅游生态化要求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不能超越旅游环境承载力,采取一切生态保护手段,将由于旅游发展可能带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旅游生态化的本质强调的是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突出了保护的功能。因此,旅游业的生态化其实就回归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上了。
一。内蒙古中西部草原的特点及草原旅游业的现状
根据生物学和生态特点,草原可划分为四个类型,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其中荒漠草原的基本特点是以荒漠为主,生长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耐旱,叶小而少而且根深的植物。原因是叶小而少可以减少蒸发,根深可以充分吸取底下水分。特别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草原植被由非常稀疏的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并混生有大量旱生小半灌木。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就属于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如:乌兰察布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与旅游相关的鼓励政策的出台及人们自然回归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十一“和五一“两个黄金周的出现,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业也风风火火地发展起来了。近几年来,来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人数直线攀升,根据自治区旅游局统计,2007年五一“黄金周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近6。40亿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24。53万人次。游客主要集中在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乌兰察布5市共接待游客179。88万人次,占假日期间游客接待总量的80。11%;旅游收入之和为。4。91亿元,占全区总收入的76。72%。其中草原旅游收入是主要来源之一。
草原旅游在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内蒙古中西部草原荒漠半荒漠的性质及缺乏整体规划的特点,决定其旅游环境的阈值。可理解为旅游区生态环境对负面影响容限值,指在某~时期。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旅游区在保证其旅游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所能承受旅游活动的最大容量值,会越来越小。与之对应游客的数量却越来越多,这样最终的结果是景毁业亡。因此,为了能够实现中西部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和社会功能,我们必须注重对其前期的开发和后期的保护,县口实现生态化旅游和旅游生态化。
二。对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实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生态化旅游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生活双重责任,那么就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的发展而言,就是草原旅游的发展既要发展草原旅游让当地居民得到旅游实惠,又要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就是要对草原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1。对中西部草原进行合理的地域规划。
在进行草原旅游开发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当地的地域特点和植被情况。首先,内蒙古自治区是的畜牧业大省,畜牧业和乳品业是自治区的产业支撑,而草原是发展畜牧和乳品业的依托。因此,我们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无限扩大草原旅游的地域范围,压缩甚至是取代畜牧业和乳品业。这样做必然会使自治区中西部的产业支柱由畜牧和乳品业转向旅游业,由于旅游业的脆弱性,可能导致自治区中西部这样一个广大地区国民经济的不稳定。同时由于产业转换所带来的失业。文化冲突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次,除了产业因素外,草原本身的植被特征是开发旅游业不得不考虑另~个因素。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草原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这样的植被是极容易受到破坏的,再加上中西部地区降雨量小,植被自我修复期长,这就使得草原~旦受到破坏很难短期修复,如果过度开发还会导致草原的沙漠化。为此,我们在旅游开发时必须要坚持草原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可改善性,充分考虑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居民文化和历史传统以及草原的植被特征,找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及当地居民的最佳结合点,统筹规划,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发草原旅游资源。
2。开发注重自然与人文。草原与民族的结合。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不但有着神奇多姿的草原旅游资源,还拥有悠久灿烂的人文旅游资源。历史上,内蒙古族与匈奴。突厥。鲜卑等lO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游牧文化。游牧文化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在这里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等。这些与少数民族丰富的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石刻等共同构成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因此,在进行草原旅游开发的时候,不能单纯地考虑草原本身,应更多地去利用。发掘赋予草原灵,性的人文。民族文化。进而减轻自然旅游资源的压力,强化民族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要突出民族特色。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草原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地域(草原)特征和民族(主要为蒙古族)特点,体现出现代与传统。相异性和相同性的有机结合。这里的现代与传统指的是旅游服务设施的设计。使用上既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要特别突出民族。地域特色。相异性和相同性指的是游客的求同,|生和求异性,即游客到旅游区希望获得和其他地区相同的一流服务,又希望获得和其他地区不一样的旅游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外形更多体现民族特色,而服务则应充分体现现代气息。可见,只要科学合理。协调有序地进行草原旅游的开发,不但不会破坏草原生态,而且还会有利于当地居民,实现生态化旅游。
三。加强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草原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旅游的生态化
旅游生态化要求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不能超越旅游环境承载力,采取一切生态保护手段,将由于旅游发展可能带来对环境的影设施的过度扩张,应用道德和社会舆论的手段来控制游客的不当行响降到最低程度。就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就是要为。但最根本的是有关保护政策的落实。采取一切手段,使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带来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居内蒙古中西部草原生态化旅游和旅游生态化二者是有利l结合民生存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于对草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共同构成了草原旅游的生态化。
1。注意旅游环境承栽力的闽值,控制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见,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不矛盾的,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环境在不至于出现不可接受的情况发掘旅游资源的吸弓17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护的目的下,所能够接待的最大游客数量(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是为了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长期发挥作用,是为了利用,开发和保版社)。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阈值也就是说旅游环境所能够接待游客护二者统一于利用。所以,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应该以的数量是有限的,具体到每一个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阈保护。开发和谐统一为整体指导思想,以开发为前导,以保护为支值又有所不同。内蒙古中西部草原的半荒漠荒漠性质决定了其环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既使旅游资源的经济优势得以发挥,创造境承载力的阈值又要比其他地区的低,这就要求我们在经营草原旅客观的经济效益,又可代际公平利用,真正实现草原生态化旅游和游的时候采预先取多种措施来分流或限制游客的数量。我们可以旅游生态化,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草原旅游业的生态化。通过宣传来平衡草原之间,草原和其他类型旅游景点之间的游客数量;我们也可以通过科学测算草原的环境承载力来限制到草原的游客数量;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草原接待设施规模的限制来影响到草原的游客数量。总之,我们采取这些限制措施的前提是不使旅游质量或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由此而降低,目的是实现草原旅游资源的可循环性和可持续性。
2。综合分析草原旅游环境被破坏的原因,采取多种措施补救。内蒙古中西部区草原植被的特征决定草原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易破坏性,并且该地区的部分草原旅游资源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破坏的原因很多,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即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其中自然破坏主要包括连续干旱。虫害。沙漠化等:人为破坏主要是指人类的非故意破坏行为,如过度放牧。旅游基础设施的过渡扩张。旅游者的不正当行为等。针对自然力破坏,我们应主要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补救。针对人为破坏,我们在应用技术手段进行补救的同时,还得应用法律政策的手段来控制过度放牧和旅游基础。
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生态化探索
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生态化探索【349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