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4)

时间:2018-06-13 17:05来源:毕业论文
第二,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了解认识方面很欠缺。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的风险意识及对医疗保障的认识相当薄弱,新农合制度作为一个新事


    第二,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了解认识方面很欠缺。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的风险意识及对医疗保障的认识相当薄弱,新农合制度作为一个新事物,农民对其的认识及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即使是新农合制度实施一段时间后的今天,农村居民仍未对该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现阶段农民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人们对政策及自身权益的诉求也在不断增加,单纯的靠宣传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咨询机构,不能让人们更为深入的了解新农合的相关政策。
    第三,资金筹集难度大、成本高,管理存在缺陷。新农合基金是新农合长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实际运作中,新农合基金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稳定的筹资机制及科学的运用方法。在基金筹集方面:一是向农民筹资难;二是地方财政筹资难;三是统筹层次低,筹资成本高。长期下去,持续下去相当困难。[6]筹资机制不够长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确保筹资的顺利进行,中央将出资建立在了地方筹资基础上,而地方筹资却建立在了农户筹资基础上,对于农民则将政府出资当作了前提条件,这样就导致筹资问题成了政府与政府、农民间博弈问题,降低了筹资有效性。二是筹资标准没有考虑地区差异性,使得新农合的保证水平不高。目前,各级政府对新农合的管理成本较高但效率却不高,主要体现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混杂无序。有些地区的管理机构是卫生局,有些地区则是县级医院,甚至出现几个机构都涉及管理的职责不清问题。一方面,容易出现职能错位、缺位;另一方面,也导致管理机构运行费用占比过大,行政成本、协调成本高。新农合的目的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清晰区分管理职能,降低各种管理成本,才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这一目标。
(二) 现场调研结果
在本次实践调研中,获取数据采取了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访谈为辅的方式,前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真实的数据,而后者为定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分析主要通过统计数据,制作图表,以直观分析的方式得出结论,而定性分析则以访谈为主,提炼出不同人群的显著观点,从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状况有更深入的理解。不同方式的结合使得报告更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
1、 问卷情况
此次问卷采取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三种题型。
在此次进行的问卷调查发布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0份,回收率为90%,有效问卷为85份,有效回收率为94.4%。此次的调查问卷是县里农户和新农合专项检查组工作人员,问卷采用一人一份的纸质问卷的方式,对农民的住院流程、报账流程、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了解程度、参合意愿及参合原因、满意程度等进行深入调查。
2、 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78人,女性22人,共100人。年龄在20到60岁不等,已婚约占60%,未婚约40%;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到高中不等。 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71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