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村老年社会福利
老年社会福利是根据老年人特殊需求和老年人自身特点,以改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目的,由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的总称,它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社会福利即以老年人为对象,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满足老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的社会福利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满足老年人的特殊生活需求,帮助老人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安享晚年。
本文将农村老年福利划分为五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保障,有饭吃、有钱花、能看得起病;二是情感层面,老年人能够得到家中晚辈的照顾、关心和尊重;三是社会地位层面,老年人能够得到村中晚辈的尊重,在红白喜事、调解家庭纠纷、传统祭祀活动等方面,村中中青年群体能够尊重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政治层面,老年人能够为村中的治理进言献策,并得到村干部的尊重;五是文娱活动层面,老年人群体有固定的活动场所,闲暇时能够与同龄人相互交流,能够有机会参与自己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以个案研究为主要方法,运用非结构性访谈和文献研究法收集资料,然后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
收集资料方法如下:
1。非结构性访谈法
非结构性访谈法是本文实地调查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笔者于2017年1月在调查地进行实地调查,期间共访谈该地老年协会理事及成员20人次。访谈对象皆为老年协会成员,年龄在50-60周岁之间,思维清晰,并对本村的老年协会有一定的了解。访谈根据事前准备好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提纲是基于笔者对老年协会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增加新问题,以达到访谈的目的。访谈的主要内容涉及老年协会的组织结构、服务内容、资金来源、组织内外的环境以及老年协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已经采取的应对策略等。访谈时对谈话内容进行了记录,便于对资料的挖掘和整理。
2。文献研究法
本文运用的文献研究法主要是对前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引用。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二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让笔者更加清晰地把握老年协会和老年福利的发展过程;其次,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笔者更好地深入调查个案村的老年协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为了克服个案研究的局限性,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一是在选取个案村时,进行了反复的斟酌,选择了相对来说较有代表性的个案村作为研究对象。J村在福州市范围内来说,经济方面较不发达,村中的中青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工作,留下一大批“空巢”老人,老人成了这个村庄的主要人员。在老龄化和村中“两委”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老年协会的发展壮大,逐渐成为老年人的依靠。二是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村志、老年协会的相关文档、会议记录等,同时还观察并参与了老年协会的运行,对老年协会的理事和成员进行了多次的访谈。
(四)个案简介
福建农村老年协会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农村已经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闲时间增多,老年人常常自发地聚集在村庙或者村里其他的固定场所里打牌、聊天。后来,老人还自办互助活动,村中若有老人去世,大家都自发地帮助其办后事;如果村里有发生不赡养或虐待老人的事情时,他们就会出面去教育和开导年轻人。之后,为了便于开展活动,老人们在征得村委会的同意后,正式成立了老人会。为了配合农村计划工作,老年协会组织在90年代在福建农村地区得到广发的推广,J村的老年协会也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一些退休回家以及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了农村老年协会,并根据自愿原则陆续地吸纳更多的会员。 农村老年协会福利供给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