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事故的屡屡发生,如“召回门”掀起的汽车返厂风潮,暴露的质量安全问题。2003年金华火腿事件、2004年平遥牛肉事件、2008年8月“三鹿奶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公共权力有效性的信任。不管是食品企业还是普通企业,不管是国内产品还是国外产品,不管是明星代言还是新闻媒体,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个人以及组织对它们的信用资本都在短时间内大量的流失了,这种连锁反应使社会陷入了一种信任危机状态,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又怎会不下降。同时近来日渐突出的医患、医闹事件令人胆寒。这些都是信任缺失的表现。
现在是依法治国的时代,我们应该相信法律,依靠法律。但各种“高法高检”报告总会打破我们的这一幻想。报告中各种职务犯罪,刑事案件的数目犹如天文数字般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得不对公共权力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
(3) 体现社会公信力的机构的职业信誉与道德丧失
提到慈善事业,我们就会想到“郭美美事件”。“郭美美事件”发生的背后有什么含义,人们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当问到“郭美美事件会影响你对慈善机构的看法和认知吗?”就有人提到:通过现象看本质,大家都在讨论“郭美美事件”,讨论慈善机构的不足,我听得多了,渐渐的也对慈善机构产生了怀疑,不敢随意的捐钱了【访谈对象P6】。同时,当时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总计10.2亿元,但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款数额均出现锐减。其中全国7月份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过50%。慈善组织6月到8月接受的捐款数额降幅更是达到86.6%。一个“郭美美事件”就可以引发我们对慈善机构的怀疑、不信任,可见,我们建立的对慈善机构、对社会公信力机构的信任是多么的岌岌可危,这也是信任危机的表现,它既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影响了我们的个人生活。
2、 信任危机在个体层面的表现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人际信任水准急剧下降。1998年,王绍光在《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一书中写道:“调查显示,只有约30%的中国人相信社会上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可见我国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不信任心理。
人际信任危机表现: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漠不关心,见死不救和遇难不济。如今,这样的报道充斥着新闻媒体,如,“8旬老人摔倒致死群众围观无人施救事件”,----2011年9月2日,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商场楼梯摔倒,众人围观,却没有人上前搀扶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急救车送去医院救治。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以往提到“家”,我们总会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是我们的避风巷,是我们最后的归宿。然而,现在流行的“亲子鉴定热”就是人与人之间猜疑、不信任的最好证明。其三是人与人之间的算计,其极端表现为所谓“杀熟”,中国社会传统上是个“熟人社会”,认为熟人是值得信任的,而如今“杀熟”已经是见惯不惊的现象了。可见,信任危机已经渗透并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 信任危机造成的危害
当你因为信任而被欺骗时,你还会再信任吗。但如果你不再信任了,经济还会发展吗,政治秩序还会稳定吗,社会还会有团结吗?
1、 阻碍经济发展
在实习的时候无意中跟一位刚做母亲的上司谈起过奶粉的问题,她当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家儿子喝的奶粉全是我直接从德国买的”,当时我问她“为什么不在国内买呢,到国外买多麻烦”,她提到:“国产的奶粉不行,我怎么可能给我儿子喝国产奶粉呢”。几句简单的对话让我想起了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 论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文献综述(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