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城市外来人口家庭的青少年虐待问题研究(5)

时间:2017-02-10 19:25来源:毕业论文
三、诱发青少年虐待因素的分析 (一) 受虐青少年自身主要因素 (1)性别因素 据资料表明,性别也是一个引起青少年虐待的主要因素。男生比女生更容


三、诱发青少年虐待因素的分析
(一) 受虐青少年自身主要因素
(1)性别因素
据资料表明,性别也是一个引起青少年虐待的主要因素。男生比女生更容易遭到父母的躯体虐待,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目前对其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男童被赋予的未来角色和责任有关,或者男童被认为需要更多管教。由此可见,不同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的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分歧,所以在各国自己的文化背景下,对躯体虐待中性别差异的可能原因加以解释似乎更为合理。中国传统思想认为男童是家族的“香火”,成人后将要承担继承家业和赡养父母的责任,而女童成人后终究会嫁为人妇离开家庭。因此,父母对儿子的期望和要求就相应地比对女儿的要求高得多,从而导致父母可能会转而寻求一些严厉的措施于儿子身上,以使其具备将来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另外,许多研究表明男孩较女孩更易做一些违背父母意愿的事,这可能是导致男童躯体虐待率高于女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2)年龄因素
年龄与青少年虐待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即青少年虐待的发生有一个年龄高峰,随着年龄的增大,虐待率会随之下降。
(3)学习成绩因素
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学习成绩差是儿童虐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本次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即学习成绩等级越低,受虐待率就越高,特别是躯体虐待率在不同成绩等级间有显著性差异。这一方面说明父母对孩子学校教育成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一些父母对孩子学习问题的处理侧重于简单的暴力施压。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才和健康是利或弊,在中国父母当中是有争议的,值得进一步关注。
(二) 施暴者主要因素
    (1)施暴者文化程度因素:将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中学和大专以上三组。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青少年虐待率随之下降。
(2)施暴者与家庭成员关系因素:随施暴者与家庭成员间争吵频率的增加,青少年虐待率也随之增加。
(三)其他因素
(1)历史因素: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包容体罚。即使自称是“很现代”的中国人,甚至是受虐者,也或多或少地主张,同意、默许、接受、或容忍这些观念。据调查发现,在对是否可以使用暴力解决家庭矛盾的问题上,30.5%的施暴者和19.9%的受虐者均持肯定态度,还有49%施暴者和37.3%的受虐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家庭暴力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会有诸如“不打不成材”、“打是亲、骂是爱”之说,还有“该打不该打”之说等等。
    (2)社会因素:社会上多数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的事”、“清官难断家务事”。
    (3)家庭结构因素:据研究资料显示,单亲家庭较之双亲家庭,儿童虐待率高。
    (4)家庭经济因素:根据调查,将家境分为贫穷、一般和富裕三组,青少年虐待率以贫穷、一般和富裕的顺序依次增加。
四、青少年虐待主要表现形式
     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第44/25号决议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青少年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青少年虐待是指在相关责任、义务和能力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或)精神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商业的或其他形式的剥削,并导致儿童的健康、生存、发展以及尊严受到实际或潜在的伤害。目前国际上一般将儿童虐待分为四种主要类型:躯体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及各种形式的忽视。 城市外来人口家庭的青少年虐待问题研究(5):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27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