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在空间结构理论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学者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奠定了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基础。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塔斯勒的“城市区位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论”都是学者对古典区位论的探索和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开始加入区域经济和空间结构的研究行列,力求克服古典区位论的缺陷,胡佛有力地揭示了生产要素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艾萨德主张将“空间系统”作为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将研究视角转向对区域经济及结构的综合分析,这是空间结构研究思文的一大转变与突破。
与此同时,学者还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引向模型化的定量分析,比较突出的成果是形成了空间扩散模型、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等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这些模型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空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1]
W.J.Reilly用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了区域空间之间的联系,为定量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随后P.D.Converse在其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断裂点理论[3];发展到后期,还出现了从等级规模[4]、空间流[5]、可达性[6]等方面对城市间的经济进行深入研究。
1951年,Walter Isard首次在区域经济空间联系中采用产出技术[7],随后国外其他学者就城市的功能联系等方面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价。
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如沈山等基于国家区域政策变迁和重大基础设施发展的背景对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进行了空间重构[8]、李国平对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分析、张洵等以江苏省主要中心城市为依托[9],打破苏南、苏中和苏北传统三大区域,对省域空间进行重构研究以及李传武的基于分形理论的对安徽省城镇体系的研究[10],不仅从城市群和都市圈等跨行政区域层面研究,也从省域的层面进行空间重构研究,但这方面研究较少。
对于江苏的空间区域划分,新中国成立后早期,人们习惯按以长江为界,将江苏分为苏南、苏北两个区域。改革开放后,苏锡常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展较快,逐渐与南京、镇江拉开差距。而苏北的南通、扬州两地发展较快,逐渐与南京、镇江一起称为苏中。1996年扬州、泰州分设,设泰州地级市,淮阴(2001年更名为淮安)、宿迁分设,设宿迁地级市。2003年,常州由于“铁本事件”导致经济遭受一定打击,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与苏州、无锡产生差距。自此江苏省的区域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大致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苏锡、常宁镇、通泰扬以及徐淮盐连宿。
淮安位于长江以北的中心地区,在江苏省城镇化“三圈一极”的空间战略布局中,省委省政府明确了淮安作为全省重要增长极的城市定位。本文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对淮安增长极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限制因素,并提出优化方案。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与断裂点公式等数理方法,从经济联系强度、隶属度及辐射范围等方面,对淮安市区域空间的重构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以探讨揭示影响淮安增长极发展的主要因素。
2.1.1 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强度是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程度的指标,可以反映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因此,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可作为量化方法[11]。存在公式:
其中,Rij为两城市经济作用强度,pi、pj为两城市非农业人口,gi、gj为两城市GDP,Dij为两城市距离,Ei为i城市经济作用总强度,Ii为i城市经济隶属度。 指标选取具体为人口规模选择非农业人口,经济规模选择国内生产总值,省内距离选择客流最大的公里营运里程[12]。 淮安市增长极的空间重构初探(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