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医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行业,也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但我国目前的生物医药企业面临着众多问题,其中资金匮乏尤为突出。也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专利融资可以让这类研发型企业依靠自己的成果转化为资金流入公司帮助公司发展,但较高的风险始终没有让专利融资成为融资的主流方式。
本文通过对生物医药产业专利融资中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在进行专利融资过程中会产生的风险以及应对这些风险的方法。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找出生物医药产业专利融资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帮助投资者在投资时可以对项目的风险程度进行预估,降低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并为生物医药企业专利融资提供一些改善的建议,使专利融资被更多的投资方所接受。
一、生物医药产业专利融资的现状
(一) 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环境污染的加重及社会年龄结构的高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大幅上升。其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从1993 年的11.9‰提高到2008 年的54.9‰,糖尿病的发病率从1993 年的1.9‰上升到2008 年的10.7‰,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从1993 年的1.0‰增长到2008年的2.0‰。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的1999~2010 年样本医院用药结构变化可以看出,治疗慢性病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和肌肉骨骼用药等都增长较快。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 年,中国为治疗慢性病而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将达到5000 亿美元以上。预计到2020 年,慢性病的治疗药物将位于药物销售的前列,生物医药市场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政府大力鼓励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增速将领跑医药制造业七大子行业,预计“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将达到26%,2015 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将分别达到4095 亿元和3932 亿元。到2020年,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将会达到4万亿,成为中国最核心的支柱产业之一。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不依靠资源的适用,又由于中国拥有新药开发的人才优势(生物科学在几十年前还是基础科学,并不受到国外学生的重视,因此成了中国留学生留洋学习的首选学科,直接也致使目前国人在大型生物医药企业研发部门所占的比重很高),未来我国极有可能会在新药研发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在现在的情况下,这些优质资源分散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达到一呼百应,统筹规划的地位,也没有出现产业分工明晰,上下游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这种重复劳动消耗资源的情况下,生物医药产业很难形成产业化从而达到规模经济。
其次,由于中小企业较多,生物医药企业的资金匮乏已经成为许多公司面临的难题。由于公司规模小,资金少,无法形成系统化的药物开发流程,只能将原本就不充足的资源用于单一项目的研究,有许多企业在完成临床前2期的试验后就没有资金支持,无法文系费用的支出,更无法承担新药产业化的重负,几乎就已经处于假死状态(新药开发的周期与企业能够存活下来的实践不匹配,以注册资金1亿,并拥有50人的研究队伍为例,12年的新药平均开发时间仅人员费用就需资金8000万)。
第三,开发新药的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还尚不健全,即无法规模化、平台化的推进新型药物的研发,也难以出现投资收益大于投入成本的情况。 生物医药产业专利融资风险产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