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打车软件的产生和发展
(一)打车软件的产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被大量开发出来的各类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APP的产品种类涉及非常广泛,大到住的行的客户端,小到吃的穿的,一应俱全,着实方便了现代日常的丰富生活。打车软件是众APP中之一,是一款立足于LBS(地理位置,Location Based Services)的O2O(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打车应用,主要面向日常乘客打车和出租车司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打车软件最早出现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和英国。2009年首款打车软件Uber在美国上市,以向收取司机或乘客收取中介费为主要盈利模式,目前已经获得了超过5700万美元的投资,发展势头良好。次年,另一款打车软件Hailo也成功在英国上市。与Uber类似,盈利模式也是以中介费为主。值得瞩目的是,仅仅一年半的时间,这款打车软件就在全球完成了8个城市的扩张,一举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应用最受欢迎的打车软件。
中国最早上线的打车软件“快的打车”于2012年6月15日上市,由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目的在于降低出租车的空载率同时缓解打车难的问题。快的打车的盈利模式与国外打车软件不尽相同,其预设为APP内置的插件广告费用以及双边中介费。到目前为止,有了腾讯这个幕后大佬支持的快的打车软件现已经完成扩展了全国范围内的360个城市,打车软件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经过失去理智的烧钱大战过后,2015年2月14日,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宣布进行战略合并。
(二)滴滴打车软件的发展
在国内除了快的打车软件外,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滴滴打车软件也于2012年9月9日上市。与快的打车遇到的问题相同,由于前期软件的知名度差、低下载率,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不得不投入巨额的推广投资费用。然而,有市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30余种打车软件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以期能瓜分这一巨大的蛋糕。在互联网+的世界潮流中,滴滴与快的两家企业与时俱进,分别取得了来自于腾讯以及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投资,由此奠定了打车软件市场份额争夺战的基础,而后逐渐演变为腾讯和阿里巴巴两个巨头的资源大战。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角逐过程中,通过收购缺乏竞争力的软件等途径成功占领了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并且为了发展需要,快的与滴滴在2015年进行了战略合并。截至2015年9月,由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滴滴快的已占据国内打车软件市场99%的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传统出租车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适应发展神速的社会,纷纷顺势推出了自己的打车软件;甚至除了出租车行业,部分业外的上市公司也希望能够夺得一杯羹,如国民技术上市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超大规模信息安全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如今为了瓜分市场,旗下的 “一招打车” 也在苹果App商店上线了。
虽然打车软件是新兴的,但毕竟行业内还有各种竞争对手,在这次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简单粗暴,急功近利”八个字就足以形容打车软件企业的营销策略。在最初的推广期,由于知名度不高,滴滴打车只能通过最原始的人员推销的方式,走访各大出租车公司,以各种福利和奖励的政策来鼓励出租车公司下载滴滴打车软件;另一方面在滴滴打车努力争取下,和北京市的两大出租车调度中心之一96106达成战略合作,系统互通,最终终于把叫车的成功率提了上来。
值得瞩目的是,在众多打车软件中脱颖而出的两大打车软件巨头滴滴与快的,在经历了2014年的烧钱大战各种福利补贴之后,终于在2015年2月14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于同年9月的一举占领了国内打车软件的99%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老大。 滴滴打车软件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