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根据国家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开展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待遇支付、基金保值增值等的行为和过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和决算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稽核、监督等
(三)相关理论基础
1、公平-效率理论
公平通常体现社会目标的要求,效率则体现经济目标的要求。效率是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促进效率的提高。
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社会公平为根本目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就是要:(1)实现保障对象的公平性,即所有社会成员均应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权益,而不论地位、身份、性别、职业;(2)实现社会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做到与其所应该享受到的权益相当,而不是分地域、分行业出现过大的差距。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效率包括经济社会效率和社会保障管理效率。经济社会效率表现在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差距,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降低劳动者的风险,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大,积累时间长,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金来源等。
2、艾隆条件 195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由于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大规模的养老基金用于投资,所以它不能像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那样可以依靠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收益来为未来养老金的支付筹集资金;现收现付式养老金计划虽然不能取得金融投资收益,但它却可以取得“生物收益”,其“生物收益率”的数值约等于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之和。1966年,亨利•艾隆在萨缪尔森“生物收益率”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只有当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之和大于市场实际利息率时,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制度才是可取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代际帕累托最优;从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角度看,由于这时它的“生物收益率”高于市场利息率,所以也优于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后来人们把亨利•艾隆的这一观点称为“艾隆条件”
3、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称巴萨效应)。是研究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假说。该假说从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解释了为什么实体经济的增长会引起该国实际汇率的升值,为什么经济增长快的国家比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更易经历实际汇率的升值等结论。是指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的现象。艾隆条件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这两个定律的含义是,如果一个国家建立了积累制,但如果投资收益率低于人口增长率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之和,那么这个积累制的效率是低下的,这个时候毁掉积累制而采取现收现付制是有效的。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