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盐城湿地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2)

时间:2021-09-16 20:25来源:毕业论文
通过文献检索、阅读发现,以盐城湿地旅游为案列,有学者研究过建立基于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侯国林提出从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旅游利益分配的

通过文献检索、阅读发现,以盐城湿地旅游为案列,有学者研究过建立基于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侯国林提出从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旅游利益分配的角度建立[6],王军、王媛阐述了从商业经营、环境保护、社区参与规划等方面构建[7]。另有学者研究社区参与机制下的盐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问题,但大多是对社区参与旅游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研究,对建立何种社区参与模式,从哪些方面构建等具体问题上涉及的甚少。盐城社区参与旅游的程度还不够,缺少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其中的有效机制,因此结合研究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具体的社区参与模式,对盐城发展湿地旅游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3 盐城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资源禀赋

3。1 优越的地理位置

盐城市位于江苏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上东近黄海,南方与南通、泰州搭边,西方与淮安、扬州相邻,北至连云港,全市正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快修公路、建筑铁路、完善空港,基本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沈海、盐靖、盐淮高速公路构成环绕盐城的高速圈,极大便利了盐城周边地级市、邻省游客的进入,另外盐城的空港已开通盐城至北上广、港澳台、韩国、日本等地的航班。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网,提高了游客来盐旅游的可进入性。文献综述

3。2 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盐城湿地资源丰富多样,具有海滩、湖泊和河流三种湿地类型,有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沿边最大的海岸型湿地以及国内面积最大、长度最长的岸外沙洲,湿地总面积680多万亩,占据了省内75%的滩涂面积,拥有“东方湿地之都”的美誉。仅湿地保护区内就有1297种鸟、鱼、虫类动物,490种不同植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盐城湿地系统中生活着世界上3/5的丹顶鹤、1/4的麋鹿,两者也是该地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盐城湿地是上千种动植物栖息生长的地方,也是巨大的生物基因库。在这里,游客可以更好的接近自然,科普湿地系统的知识。原始的生态风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盐城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使该地区可以开展海涂生态观光、湿地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旅游活动。

3。3 独特的文化渊源

盐城的“盐”字形象概况了盐城的地域特色,勾勒出历史中盐城人民“炼卤煎盐”这样的海盐生产与生活场景,在艰苦的劳作与历史进程中,盐城形成了勤劳淳朴、艰苦节俭的人文精神与社会风气。盐城也是“淮剧之乡”,节奏铿锵遒劲、唱腔质朴粗犷、特色方言念唱的淮剧大多贴近当地居民真实的生活状态,极具当地文化特色。在独特的湿地文化、海盐文化和淮剧文化的作用下,形成了大量极具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人文生态景观。

4 盐城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现状

盐城市利用区域湿地资源,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融合本土文化与民风民情,先后建立了丹顶鹤、中华鲟等自然保护区,九龙口、黄海森林公园等生态景区。盐城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湿地生态旅游正处于发展黄金期,更加需要社区作用的保驾护航,使社区大力支持盐城湿地旅游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其中,推进盐城湿地旅游与当地农业融合发展。

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包括珍禽保护区内的黄沙港镇新洋港社区、大丰麋鹿保护区周边的草庙镇社区、九龙口景区周边的蒋营镇社区,具体研究人员包括社区民众、旅游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等,并对部分人员作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查法、文献搜索法等,搜集所需数据和信息,对盐城湿地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的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 盐城湿地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187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