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法、德、美等老牌资本zhuyi国家为例,它们在第一、二次工业中迅速发展起来,快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为了获得足够的资本、原材料和劳动力,它们通过侵略手段辅之以立法措施促进劳动力从从农村转向城市,并把农民变为市民[3]。那么欧美“同步型”城市化模式的共同点有哪些?一是以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发展。不论是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论,都是主张以市场为主导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化的建设。实际上,发达资本zhuyi国家也确实是在市场主导下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发展。二是不同级别的城市间协调推进,发展不分先后。以德国为例,不论城市规模大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无异。三是都出现了“城市病”,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资源承载力不足,引起大量城市弊病,市民生活幸福指数降低,城市人口开始以城市为中心向郊区扩散。文献综述
(2)拉美超前型
二战后,拉美地区施行“内向发展战略”,由政府控制国家经济发展。由于是优先发展本国制成品生产来取代进口产品,以期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因此国内的资本、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人口纷纷从农村涌入城市,于是有了城市化水平的虚高。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它主要是大力发展大型城市,集中大量外来农村人口,却没有考虑到城市各项资源的承载力[4]。同时,即使是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发展之路,它的基础也太过薄弱,资本不足导致债务危机难以解除,企业的发展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沟壑随着国内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扩大,最终导致了拉美地区社会的混乱,例如贫民数量的增多,公共服务的落后,城市的发展无以为继。
(3)中国滞后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一化三改造”,重点发展重工业。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展开,乡镇企业发展寸寸生花,农村劳动力脱离了土地。但城镇化仍落后于工业化。我国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特点:一是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土地非农化、限制农民非农化。二是单纯利用大量劳动力却没有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工城市化。三是行政等级控制严格,形成“城管村”、“大管小”的层级控制,最终导致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剥夺,城乡差距加剧,各城市之间发展失衡[4]。
3 东海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2012年,东海县提出农村建设要做到“环境美化、家园绿化、卫生洁化、水体净化”,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工作主要围绕垃圾、厕卫、违建、河道等展开,治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逐步建立起垃圾处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运行机制[5]。目前,东海县县域内每个乡镇都有一个集中的垃圾处理中转站。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东海县组建了县、乡镇和村三级环境治理网络,同时采取标语、广播、到村宣传等方式向村民解释环境治理的意义,将村庄环境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传达到每一户每个人,动员广大村民积极投入到村庄的环境治理中来,并且将村庄划块招募负责人,确保村庄环境治理、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
为了让美丽乡村建设惠及更多民众,东海县组织编订“2016-2018年美丽乡村项目库”,力求涵盖全县所有的乡镇。投资1。67亿元,建成污水排放管网54。8千米,污水处理站6个,保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下发1。3亿元用于建造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成40座乡镇(街道)垃圾中转站、6700余座村垃回收房;完成乡间道路硬化751千米,水渠改造36千米,自来水管网97千米,惠及农民95万人;同时投放2。6亿元资金用于整治农村环境[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海县美丽乡村建设研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