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Embacher
Buttle 形象是个人或集体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后所持有的观念或概念,也是由认知和评估两个主要因素所构成。[3]
1993 Gartner 目的地形象由三个阶层,即认识上的、感情上的和意动上的相互作用组成。[4]
1993 保继刚
楚义芳 感知环境是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5]
1999
李蕾蕾 旅游形象概念结构包括主体(人)、客体(旅游地与媒介信息)和本体(人脑对客体环境与媒介环境的感知),形成本地感知形象、决策感知形象和实地感知形象三个阶段。[6]
2007 杨永德
白丽明 旅游目的地形象蒲公英模型,从形象主体、客体、及信息媒介三方面归纳形象。[7]
有关淮安或者淮安河下古镇的研究集中于开发与保护策略,挑选其中两篇整理观点如下表1-2所示:
表1-2 河下古镇研究汇总表
时间 作者 重要观点
2010 张琳 作者结合品牌理论和城市发展历史,将淮安品牌定位为“魅力淮安,运河之都”。【8】
2013 周俊光 河下古镇的开发要有特色、依托运河文化、传统开发、捆绑营销,保护要合理规划、接轨市场、保护先行、形成官民保护网络。【9】
上述研究对本文大有裨益,从旅游形象分析来说,研究文献给本文提供了形象分解的着手思路和理论支持;从河下古镇研究现状来看,针对形象定位的研究仍有空间,河下旅游形象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宣传。
2、河下古镇旅游资源区位分析
2。1淮安概况
淮安市在江苏省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地势平坦,面积10072 平方公里,境内有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分为清河、清浦、淮安、淮阴、涟水、盱眙、金湖、开发区。境内有“青莲岗文化”遗址,与扬州等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淮安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也是、李源潮副的故乡。
交通方面,淮安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宁宿徐、淮盐、淮宿、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淮安有轨电车道,交通线网总长度约125。5公里,在城区外围有两条都市圈轨道,线路总长度约74公里。有轨电车建设完成,全线串联起该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共设车站23个,目前已投入运行。
淮安旅游业发展快速,2014年全年旅游总收入235。73亿元,比13年增长15。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312。93万美元。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2家,旅行社103家,持导游证3795人。
2。2河下古镇概况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市淮安区,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保护区之一。河下距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人杰地灵,曾有“进士之乡”的美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明清时期豪宅连云,同为盐运要道,繁华富庶,类似于扬州盐商园林。清末开始,火车便捷,水运衰败,大运河沿岸都受影响。河下逐渐衰败,但整体风貌保存完整,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文物遗存,保存着壶嘴大街、估衣巷、花巷、茶巷、罗家桥等历史街巷和文物古迹。2002年7月,淮安河下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30个历史文化名镇中的一个,淮安区成立“三湖一镇文化旅游开发区”,重点负责河下古镇的保护开发工作。2012年6月,淮安日报有报道淮安区推进河下古镇开发与招商工作,河下承恩坊的河下龙船和西游记大舞台两个项目招商都在进行,淮安区委吉子俊说,要把西游记大舞台打造成全省知名、全市唯一的“刘老根式大舞台”。论文网 河下古镇旅游形象提升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