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提高学生满意度的意义
高校的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影响学生的未来,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对高校是否满意直接印象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从高校角度来说,学生对专业满意度直接关系到学校声誉。
1. 有助于提高学生质量
高校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质量,而学生素质的提高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密不可分,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由师生,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出来的
2. 有利于学生反哺母校
学生在校期间对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满意促使学生与教师,母校产生深厚的感情,对母校心怀感激。当学生步入社会,更愿意反哺母校,希望母校发展更好。
3. 有利于打造高校教育品牌
学生满意度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别的整体提高[3]。
二、 已有国内外专业满意度评价指标
在目前现有的研究中,已经存在至少两种评价学科专业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学生高考时进入高校的提档线、专业分数线和本专业毕业生的签约率。尽管这两项指标已经概括总结了评价学科专业水平的重要方面,然而这两项指标忽略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对本专业的偏好程度。虽然学生专业满意度作为一种相对感性化的指标,来源于学生自身对本专业的真实体验并涉及在认知变化过程中的不断成熟,但是它却是学生学习行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就及其对母校、对社会的回报。
童腮军[4]采用自编问卷“高考学生专业选择问卷调查表”和“大学生专业选择问卷调查表”以及台湾省“大学生入学考试中心兴趣测量表”,对高考学生和在校大学生共计1050人进行了调查,该研究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影响考生专业选择行为的主导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入学前不仅对高校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不多,其心理成熟度也不高,个性尚未完全定型,这使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又因学习压力而缺少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的探索。简言之,由于相关知识和信息的缺乏,他们容易表现出选择的被动性和盲目性,而入学后选择专业又受到严格限制,其结果是他们选择的专业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无论他们选择专业的过程有多理性,最终选到的专业并不一定适合他们[5]。
赵叶珠和钱兰英(1997)[6]对厦门大学和郑州大学1994,1996级部分本科生的调查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因素是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占样本总数的51.2%;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填报专业的占31.1%;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考虑是否能上学,至于能读什么专业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占10%;回答填报志愿时考虑家庭经济负担人数仅占5%,男女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所考虑的因素顺序相同,只是在考虑家庭经济负担时,男生比女生稍高一些。得出的结论[7]是:
(1)当前中国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自己的兴趣、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自己的学(术) 科能力、考虑分数落点、父母和家人的影响。
(2)不论是从总体上看, 还是从不同学校类型来看, 当前中国大学生对所读专业达到满意的比例都只占一半左右, 在实现了专业选择的学生中, 也有45.30% 的学生对所读专业的评价达不到满意的程度。
(3)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制约着专业选择的实现情况和满意度。 基于偏好度的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评价(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