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少数民族大學生价值观教育探析【4449字】

时间:2023-04-29 22:44来源:毕业论文
少数民族大學生价值观教育探析【4449字】

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88-02


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88-02

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发展程度上都存在诸多差异,这也是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尊重民族差异,平等相待各民族,才能实现论文网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弘扬各族群众先进的价值观,对实现民族和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地理环境。民族心理。民族习俗。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的差异,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极不平衡,在价值观方面反映出不同特点。但是,从整体而言,在这些个性特点的背后,仍有共性的一面,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几点:

(一)浓厚的宗教性

少数民族宗教形态丰富,类型齐全,是包容和沉积少数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储藏库。包括有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包括汉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含天主教。伊斯兰教等等宗教信仰是传统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任何宗教都是真实的,任何宗教都是对既存的人类生存条件做出的反应,尽管形式有所不同。宗教力图用神的观念来解释世界,解释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内心信念,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行为,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

(二)丰富的习俗性

在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不同少数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众多风俗习惯,在每一个民族中,都可以找到充满鲜明个性的文化事象,多样性是少数民族习俗的显著特点,这使得少数民族价值观反映出丰富的习俗性特点。从少数民族的饮食。居住。审美。节日。礼仪等习俗中,无不发现本民族价值观的影子。

(三)系统的整体性

价值观是少数民族文化系统的内核,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价值观贯穿于少数民族文化系统的各个层次中,实物。心物。心理,反映出一种整体性的特征。价值观贯穿于文化的实物。心物。心理各个层次之中,形成某一少数民族特有的整体性文化。

(四)生动的具象性

具象,是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具象就是借助某种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原理,来阐明特定的概念。情感和意象。少数民族一方面从对大自然种种姿态的观察中获得某种启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认识套到自然界里。然后借助具象来认识事物。征服自然。通过类比于自己已有的内在经验,如动作。目的。愿望。恐惧等来设想自然界。自然现象被人对象化后,成了有意志的现象,它具有对人的行为按特定的模式做出反应的特性。

(五)开放的兼容性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开放。兼容而不是封闭和保守的系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流动交往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交融,通过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因子来不断丰富。发展自己,做到和而不同“,这样,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核心的少数民族价值观会融合不同质的文化因子。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是个体从自身需要出发,按照自己对事物所理解的重要性,经过多次反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包含情感和认知成分的进行评价和抉择的观念系统。

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自己的民族,从小受到中华民族爱国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本民族民间文学。节日风俗。内部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并且通过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体现出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深深地打着各少数民族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执着和信念,并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之中,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性格和行为。从形式上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主要分为政治。人生。道德。择业。爱情价值观等。

(一)政治观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他们虽然多数生活在地理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在党的民族政策。扶贫政策。对口支援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由于过去生活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进入大学后,有了更为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更多地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大政方针的制定,对党和政府制定重大举措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尤其关注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和重大举措,关心家乡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主流是好的。但在个别学生思想深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极少数大学生仍然留有极端民族主义的思想,排斥非本民族思想文化的吸收,具体表现为学习汉语不积极,进步较缓慢。

(二)人生价值观

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各项优惠。扶贫。对口支援等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对人生充满了希望,为祖国富强。家乡繁荣而努力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而且由于从小生活环境的艰苦,练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别是受到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和获得国家各类奖。助学金,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贫困。汉语水平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就业受挫等因素影响,表现出自暴自弃。消极等待,甚至个别学生只重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缺乏远大理想,只贪图一时的物质享受,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三)道德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少数民族传统美德方面,有较为一致的认同。能够不断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积极因素,在对待爱国奉献问题上排在前5位的是个人事小国家是大“。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奉献“。国家发展是前提“。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能够忠诚和服从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个人品德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呈现出真诚待人“。诚信“。有良心“。孝顺“。与人为善“。民族平等“。同甘苦“等品质。但由于受到本民族族群意识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善于与本民族的同学进行交往,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弱化,偏重于本族群同学的聚会和交往,对院(系)和学校的活动关注度较低,建立的少数民族学生社团较少,组织院(系)或学校的活动较少,参与度也较低。虽然有正确的是非。荣辱。美丑观念,但只崇尚道德的行为,而不愿亲身去实施道德高尚的行为。

(四)职业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牧区,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非常强烈,希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坚定,进入大学以后,有了优越的学习条件,不仅可以学到广博的理论知识,还有机会学到很多的实用技术,这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尽可能多的学习实用技术。获得更多的证书是他们努力的目标,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五)爱情价值观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完全摒弃了过去少数民族早婚的旧习俗,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爱情问题,能够把爱情建立在纯真。美好的情感之上,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受到网络和城市生活的影响,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西方解放爱情“思潮的影响,把爱情变成了物质交易,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快餐式爱情“屡见不鲜。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受挫折能力较弱,不能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忙于谈恋爱,而疏于学习,使学习成绩下降,压力过大而产生轻生。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

从以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本质和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功利性。多元性和矛盾性的特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高校一直以来就是成为他们进行干扰。渗透和破坏的突破口。因此,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巩固主义理论的一元化指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二)加强人生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的实现有两个方面:意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责任。创造。奉献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因此,要想取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就必须使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相统一,协调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凝聚着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和培养,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免一补“。内地初中班。内地高中班,还是高等教育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受益者,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常怀感恩之心。报国之志,发奋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适当的公众舆论氛围,增强对少数民族优秀价值观的传承

每一个民族都有对本民族的一种认同,并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在族际交往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其他民族显现自己的形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大减少了公众亲身体验的概率,人们对少数民族的印象更多的来自大众传媒,而在当代的传媒环境中,更多报道的是民族地区的落后。没有文化。贫穷的一面。这些报道逐渐形成了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常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大众传媒作为营造社会共同价值体系。形成社会共同认识的途径之一,要创设适合少数民族优秀价值观传承的公众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品位。认识水平。时尚潮流,通过长期的文化熏陶形成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识别能力。

(四)加强和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信

民族自信心是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特质的肯定性评价之上。这种自信心在与其他文化接触时,能够对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进行客观评价。如果我们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一味地追求对现代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而忽略对本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继承和弘扬,那么即使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了较高的学历。有了精湛的实用技术,若干年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已不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或对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一无所知,那么这样的学习和教育的本质意义是有待商榷的。

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

少数民族大學生价值观教育探析【444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17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