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主要环节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92一02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论文网价值观。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体。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是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的价值观念体系。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信仰的建构和发展,才能使其坚持政治立场,明确价值取向,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精神动力,保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健康成长。
(一)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是:用主义武装思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大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在社会转型期,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提高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和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使得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也更具时代特色。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来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到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去,更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此外,信仰教育的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时代感,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目标的与时俱进指明了方向。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首先,坚持主义在思想认识上的主导地位,用主义基本原理和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思想,使其成为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这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思想前提。其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使个人理想符合社会理想,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这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再次,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政治保障。最后,积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标尺,规范自身行为,提高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信仰。这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构成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点,因此,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就抓住了信仰教育的重点。
(三)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注入活力。以往的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意识形态色彩较浓,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逐渐面临挑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最新的理论成果,在体系建设时充分联系实际,兼顾社会要求与个人目标,在把握整体方向的同时,也关注个人的塑造。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应用到信仰教育的实践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改革意识,也可以创新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增强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在发展进程中,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这更加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政治信仰来看,学生中一部分人缺少坚定的政治信仰,表现为对主义和主义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失去信仰,对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不予看好。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使他们树立主义信仰,树立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心与决心。从道德信仰来看,在学生中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滋长,缺失诚信。见利忘义时有发生,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心态日趋严重,道德理想在一定意义上出现危机。对此,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误区,纠正认知错误,整合多元价值观,增强道德信念。
二。与时俱进保持思想的开放性
(一)要保持思想上的开放性。保持思想上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以往那种脱离实际。消极防范的方法。我们的信仰教育不能再重现历史上那种封闭状态,继续沿用传统的禁。堵。防“的方法,隔绝大学生与社会负面影响的接触。我们必须采用积极引导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不仅要让大学生看到社会上主流。正面。积极的东西,还要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明白社会上除了美好的东西,还存在许多不良现象,需要我们去克服。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育者必须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社会。直面人生,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提高其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坚持方法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方法上的与时俱进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人手。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积极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了解学生信仰中出现的各种特点,缩小对社会现象认知上的差异,这样才能把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活泼,有理有据,区别于那种空洞的泛泛而谈,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二,要从学生的立场人手。当代的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任何流于形式的说教对他们来说不但不会人脑人心,甚至会引发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揣摩他们的心理,考虑他们的现实需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同,继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三。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特质,是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它既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是民族认同的思想基础,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深厚的土壤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凝聚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教育,并把它纳入到信仰教育的系统中,引导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实践,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兴旺的国家。一个兴盛的民族背后必有着高扬的民族精神,它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民族精神蕴藏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民族文化传统之中,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之所在。坚持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既可以拓宽国家发展的视野。民族发展的空间,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尤其在当前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引起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一部分学生开始盲目地推崇西方文化与西方传统,忽视本国的民族文化。比如,美剧在校园中的风靡,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甚至万圣节的风行以及生活方式的西化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动向直接关系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他们是中华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他们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直接决定中华文明的性质与未来走向,我们必须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这既是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培育民族精神。聚焦民族意识。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的必要保证。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极其丰富,其中包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民族文化不单指古代文化,还涵盖了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GM传统文化与雷锋精神。女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新时期精神。厚重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巨大思想宝库,它在为我们树立自豪感的同时,还可以抵御西方负面文化的渗透。当前,我们应该把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GM传统以及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用以充实当代大学生的信仰。
新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主要环节研究
新时期大學生信仰教育主要环节研究【330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