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王阳明的“立志”观对当代大学生人生志向培养的启示(2)

时间:2020-04-20 20:26来源:毕业论文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培养的人才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前途,立志教育是必不可缺的。从我国的思想发展史上看,立志在儒家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培养的人才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前途,立志教育是必不可缺的。从我国的思想发展史上看,立志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王阳明对其尤为重视,并有着系统的论述。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志向培养应积极借鉴王阳明的立志观,帮学生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指南。王阳明的立志观同其关于成才教育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一、王阳明关于成才的教育理念

成圣以立志为前提,通过立志来超越世俗的沉沦。从立志的角度来看,王阳明对成圣的目标有以下的教育观: 

  (一)“随才成就”的教育观

成圣的目标,王阳明首要强调的是人的良知,同时他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能力与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来源也是先天的,但是无论人们的才力如何,“人品不齐,圣贤亦因才成就” 。这和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着相似之处,这里除了强调每位学生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培养方式不同,而且教育要随每个人的个性培养而使之成才,可以概括为“随才成就”。人们之间的才力的差别并不会影响“成才”的目标,反而成为个体目标的条件之一。只要居于首位的道德一维,那么成才的外在表现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相对于儒家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以”两字透露出成为圣人的难度性之大,而王阳明的“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 。把成圣的目标从远离百姓生活的遥远目标拉回到他们可触及的范围之内,进而使成圣的可能性也大大加强了。王阳明在推广“随才成就”的观念时,实质上不仅仅是对个体本心即道德的强调,其中也包含了对知识的追求,而且在教导过程中,他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圣人教育人,并不是把每一个都管束成一般的模样,而是要因人而异,从他们自身的特点上来成就他们。在这种教育思想下,个体之间的差别不但不会被抹擦掉,相反,是被容纳,训练整合成为个体“成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才成就”的教育观不仅肯定了个体之间的差别,而且积极使这种差别成为“成才”路上的攀登石。

  (二)“知行合一”的教育观

成圣贤最要紧的是“立志”,而王阳明的立志包含知和行两个方面。“知”是认知,即内省,也是一种求知,立志把当前的生存状态转化为未来理想的状态;“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根据自己的立志而重新调整和安排自身的环境。没有行动的玄想,或没有认知价值的短时行动,都不能成为“立志”。因此,在立志的框架中,知和行是一个统一体。

知行观可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的话题,并在朱程理学那里达到了一定的巅峰,尤其是朱熹的“先知行后”、“行重知轻”和“知行相须”的观点颇具代表。在王阳明看来,朱熹的说法在概念上过于分疏,“行”和“知”不能够并进互发。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本是一体,只因有些人在“知”上做得不够,而有些在“行”上做得不够,因此才有了强调之分。王阳明在回答学生的如何理解知行关系时,说到“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便表明没有真正获得知。”这句话中表明了知和行的不可分离,但更加侧重于以行判断知:唯有付诸行之知,才是真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以知——行——知为其内容。朱熹虽然没有完全否认涵养和践履的关系,但“穷天理,明人伦”则表现出更侧重于理性的自觉。王阳明把知和行理解为一个互动的过程,两者实为一体,知和行都是为了从本然之良知走向明觉之良知。按照王阳明的理论,唯有付诸行之知,才是真知,而这种行是开展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王阳明要求通过实践体验来成就德性,无疑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种思想无疑是对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王阳明的“立志”观对当代大学生人生志向培养的启示(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023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