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姓名的来源众说纷纭,但中国姓名的形式和主要倾向还是可以总结。
中国人的名字主要形式有四种形式:
单姓+单名:李白,杜甫,李红
单姓+双名:白居易,罗光中,李剑英
复姓+单名:上官勇,皇甫可,司马迁
复姓+双名:司马相如,宇文成都,欧阳兰兰
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为了体现男女平等,很多人也会采取父姓+母姓+名(单名或双名)的形式来组成姓名。例如杨智康男,陈袁雨。而在内容上,人们在情感取向方面总是向往美好而鄙视丑恶,世界上所有人在取名时总是包含着美好的祝愿,中国人当然也不例外,中国人起名主要有五种倾向[5] p<105>:
1.对自然美的追求:芙蓉,青竹等。
2.对富贵平安的追求:金银,如意等。
3.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李建,杨康等。
4.对理想志向的追求:剑英,慧龙等。
5.个体品格的自律:立德,敏言等。
二 姓名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姓名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取向等等,可以说姓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与欧美因拼音文字属于表音系统的文字而致使欧美人的名字很少与名词联系不同,中国人的名字有较大的选择余地,相对的也有了较大的文化内涵。“孩子生下来之后就要取个好名字, 这是汉人一贯的社会心理。” [6]p<46>一个人的名字,不仅蕴含着父辈对于孩子的期望,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譬如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父母为自己孩子取名建国、建业、爱国等,来表达他们对于这个新成立的国家的热爱,“大跃进”时期就有了跃进,超美,超英等具有那个时期特有的狂热的名字,再到文化大时期则涌现了很多红卫,卫东等,这正是当时政治文化因素在姓名中留下的色彩。本文在中国姓名文化中选取了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字辈文化
中国对于伦理道德十分重视,而这种思想在姓名中也得到了体现,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字辈文化。字辈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字辈,是指名字中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而字辈所表达的意思大多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古代一种特别“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甚至到如今仍在一些地方使用。文献综述
中国的字辈往往寄托着先人对后代人的殷切期望,鼓舞和激励等,并且中国的字辈经常以五言或是七言诗出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对于中国历史影响极大的孔子所代表的孔氏家族,他们的字辈排列成以下十句诗: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7] p<5>。
这五十个字将整个孔氏家族连接在了一起,长幼尊卑井然有序,无论到了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字辈文化传达着长辈对于晚辈的殷切希望,或是希望他们有着宏图大志,光宗耀祖,或是希望他们有着高贵的品质,可以立德立言以传后世。字辈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不但反映了整个中国对于等级和宗辈的要求,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家族的归属感。
2。 玉文化
玉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流传也极为久远。古人对“玉”就有准确的解释:“玉,石之美。”并阐述了玉所代表的五德分别为仁,义,智,勇,洁。在汉语中并不只是有玉字是涵盖在玉文化中,在汉字中以玉为偏旁的字基本都指玉石类。中华文化中对玉的评价极高,儒家也认为君子如玉,所以中国人愿意用玉来比喻世间一起美好的事物,这在姓名中也得到了体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姓名教学与文化传播(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