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的过程中,在经济过热时期,我国主要通过货币政策以期实现调控目标,同时依托于其他非市场化的行政手段,但此方法对于我国经济在降温的过程中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相反,在经济过冷的时候启动经济单纯靠货币政策基本无效,特殊的是,财政政策在这一阶段发挥的效用较大。其主导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出现了梗阻,其最终将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流畅,从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够明显,货币政策不能依照央行的意愿传递到相应的政策最终目标上。在上述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决策部门都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调控频繁波动的经济环境,防止形成经济过热和过冷的风险,能够灵活有效的使用货币政策显得异常重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中国金融乃至经济问题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此可见,该选题有极其深刻及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根据实证研究,以期提出有效的建议,减少货币传递过程中的阻碍,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西方对于货币传递机制的实证研究
1.2.2 我国对于货币传递机制的研究
1.2.3 我国针对此命题存在问题
(1)实证分析较少,多数着重于在理论方面的分析,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实证分析主要体现在运用简单线性回归的方式,对于“伪回归”的问题处理不够,有些学者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牵强,不具有显著的说服力。
(2)大多数的分析都是仅仅在于货币传递机制的单方面因素,而能够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的较少。
1.3 研究思路及定位
由于我国现有研究对于伪回归问题处理不当,本文将主要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等方法对此进行修正,而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线性回归。由于我国的经济调控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以产生效用,因此本文综合考虑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同时,也通过脉冲效应函数说明了财政政策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理论,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建立我国货币政策与GDP数量关系的模型。
(2)分别以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对M2的影响为测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3)找出我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传递机制存在的阻碍,分析出我国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
本文的主线是货币供应量——GDP这一过程,通过计量的方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非中性的观点,将政策工具与M2的相关关系作为有效性的测度,之后以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与M2数量的改变量为基础建立相关关系,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传递的效应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存在的阻碍,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建议。
2 相关理论回顾及基本概念
2.1 西方对于货币传递机制的理论
(1)古典数量论
该学派为我国最早的货币理论,它主要说明了收入,货币供应量与流通速度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并写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式,将理论划分为可以测度具体数值的方法。这是古典学派的一大重要贡献。同时,在费雪的研究理论中,他将短期利率的影响尽量减小,最终将会得出货币的无效理论,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最终将通过社会公众的影响使货币需求增加或减少。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及相关对策(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2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