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旅游服务贸易总收入从1980年的1010.1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8000亿美元,增长了近18倍之多。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服务贸易中顺差很少的项目之一。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服务贸易顺差有下降的趋势,但它仍然达到46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四,这对服务贸易的逆差是极大的弥补。可是到了2009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现了40亿美元的逆差。但是其进出口总额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中仍然占据13.8%,是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到9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的旅游业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有必要不断去探索提升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我国虽然在旅游服务贸易领域是贸易大国,却不是贸易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和显性比较优势方面只是一种比较优势,远没有达到竞争优势。所以我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 旅游服务贸易概述
2.1 旅游服务贸易概念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指的是服务业所进行的对外贸易。即服务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国际收支,例如在旅游、运输、金融、技术、保险等领域服务的有偿提供和接受。国际服务贸易是一种商业活动,它是跨越国界进行的服务交易。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一般有四种:(1)跨境交付,它指的是在某一成员方境内向其他成员方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它指一成员在本国境内向其他成员方的消费者提供的服务;(3)商业存在,指的是一成员方通过自己在其他成员方境内的商业场所向该国消费者提供服务;(4)自然人流动,指的是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自然人)在其他成员方的境内提供服务。
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从业人员向外国旅游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活动。它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境外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也包括国外的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狭义的旅游服务贸易指的是旅行社、导游、交通运输和饭店等提供的服务。广义的旅游服务贸易除了包括狭义的旅游服务贸易之外,还包括邮电通信、银行、餐饮和娱乐等服务。文献综述
2.2 国际竞争力概念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很大变化,国际竞争中的利益关系也有很大的调整。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也由此逐渐产生并逐步流行起来。但是,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目前来说并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美国的《关于工业竞争能力的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国际竞争力是某个国家为了维持或者增加本国国民的实际收入,在自由、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程度。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在1994年联合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在整个世界市场上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的财富的能力。
本文所指的国际竞争力与金培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一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中所阐述的概念相同,即在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
2.3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理论
2.3.1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如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还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新要素贸易理论等。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都是传统贸易理论的重点。在古典贸易理论中,不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各国贸易进行的基础。而赫克歇尔-俄林进一步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禀赋差异和劳动生产率是各国贸易的基础。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7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