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上不只是如何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单纯的移植到手机上的问题,而是要面对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应该如何组织,组织好的信息应该如何展现,这都是移动互联网从业者以及研究者需要不断摸索的问题。
2 移动互联网与手机
2.1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它手持终端以无线的方式通过各种网络(WLAN、WIMAX、GSM、CDMA、WCDMA等)接入互联网。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通过手机、PDA或其它手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7]。
根据《2010年中国网民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数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这些数字都预示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全面到来。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与3G时代的高速数据传输有关,3G时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是GSM的200倍、GPRS的13倍之多;另一方面,移动终端已经由原来单一的通话功能,向话音、数据、图像综合方向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智能手机扮演了重要角色,已经成为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数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7]。
2.2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指像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非智能的手机一般只可以使用现有的功能,拓展的也仅限于下载铃声,播放mp3,听广播。当然,现在大部分的手机可以支持Java的游戏和小程序。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
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为关键的终端,它从最初的通讯工具已经转变为我们日常生活核心的构成,而体积更趋小巧玲珑,色彩功能更丰富,可实现多种扩展功能应用的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相互推动。3G时代下智能手机销售规模上升,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同时,多样化的移动应用出现也促进了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9]。
3 可用性与用户体验
3.1 可用性
人机交互界面亦称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是指人与产品进行交互的方式与方法。高科技产品的功能复杂化和普及化对产品的交互界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的产品功能要求界面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普及化则要求界面易于学习,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这促使界面技术成为高科技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上世纪70年代末,研究者们提出了可用性(Usability)的概念,并开始对其评估方法和应用展开了研究[1]。
可用性的概念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有用性和有效性,即产品能否实现一定的功能以及交互界面能否有效支持产品功能。其次,交互效率,包括交互过程的安全性、用户绩效、出错频率及严重性、易学性和易记性等因素。最后,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可用性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交互过程的认识,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思想逐步深入人心[3]。 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的智能手机用户行为特点与手机信息界面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suanji/lunwen_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