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与果不其然三个平面的对比分析(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果然与果不其然三个平面的对比分析(2)


“三个平面”要求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综合、立体地考察汉语语法,要求语法研究做到形式与意义的结合,静态与动态的结合。[1]这一理论的提出,可以看作汉语语法界的一次重要变革。大批学者也不再一地照搬西方语法学理论,而是从汉语语法本身的规律出发,以此来建立一套新的语法理论,开启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局面。1985年,胡裕树、范晓发表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标志着三个平面理论正式形成。[2]此后,以张斌、胡裕树、范晓为代表的学者又先后发表了不少论文,或是对理论进行综述描写,或是进一步深化拓展三个平面思想。自这一理论提出后,大批学者专家纷纷加入讨论的队伍,发表了很多与此相关的专门论文和论著,现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大致结果如下:
    第一种是宏观理论上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胡裕树、范晓、张斌、范开泰、史锡尧等。
    第二种是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具体地分析汉语语法现象,如张斌的《关于语词搭配问题》、胡裕树的《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和范晓的《施事宾语句》。
    第三种是对这一理论的评价性的文章有邵敬敏的《三个平面的理论模式》。
    可以看出,对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已经愈发深入,同时,学者们已经开始重视运用将句法、语义、语用综合起来来分析具体的汉语语法现象,这也有助于扩展三个平面理论的应用范围,但目前三个平面理论仍不够完善,对其根本性质认识尚未统一,有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对于汉语中“果然”与“果不其然”这两个同义的词与固定语的研究,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对二者进行探源,对其形成过程及用法初探上,而将二者系统整合起来分析的文章则较少,主要见于王娜的《试论“果然”“果不其然”的语义句法分布》,但其中对语用这一平面的分析有所欠缺。本文拟从三个层面角度,对二者的差异进行细致阐述,从而得出关于语文教学中的具体结论。
二、“果然”与“果不其然”的历史演变
(一)果然
    果,本义是树上结的果实。《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3]就是例证。树木结果实又是一个过程,需要遵循发芽、开花、生长、结果实的过程,因而引申出动词“成为事实,实现”义,常和否定词“不,未”连用,表示没有成为事实或没有实现。《孟子•梁惠王下》“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4]而《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5]中的“果”是谓语动词中心性成分,和“信”相对应,因而它的动词性特征很强。然而,如果这个动词不是句子中的中心动词,而在连动结构中充当一个动作行为,那么该动词的动作性就逐渐减弱、虚化,相应地,副词的性质就会逐渐显现出来。[6]因而,用于连动结构,是“果”语法化为副词的开端。例如《韩非子•外储说下》中的“君谋欲伐中山,君荐瞿角而谋得;果且伐之,臣荐乐羊而中山拔。”[3]
    然,本义为“燃烧”,后因为经常假借为代词,本义消失,“然”才固定作为指示代词使用。《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7]此处“然”字指称前面所提过的事情,“然”的指示性功能为它与“果”结合在一起使用并最终凝结成为一个词提供了前提条件。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