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菜文化研究综述(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淮扬菜文化研究综述(3)

在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中,博物馆研究人员整理了大量有关淮扬菜文化的资料,博物馆里不仅有着具体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还有着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逼真的淮扬菜模型等。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将淮扬菜的特点概括为了四个字——和精清新。和指的是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中的“和”,它包括淮扬菜选材上的平和,养生上的中和,还包括口味上的中和;精指的是淮扬菜的“三精”,选材精细,刀工精细,烹饪手法精细;清指的是淮扬菜菜肴上的颜色清丽淡雅,和湘菜不同的是,淮扬菜尽可能的保证菜肴的“原生态”,即菜肴本身的颜色,不过分追求菜肴在颜色上的“姹紫嫣红”;而最后的新,指的是近年来淮扬菜不断的探索,创新,改革,力求更好的适应大众的口味。文献综述

     (二)淮扬菜文化的发展历史。进入新世纪后,淮扬菜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淮安商业技工学校、淮阴商业学校、江苏食品学院等高校相继开设了烹饪特色专业,为淮扬菜文化发展孕育了大量专业人才。陈洪华在《大力发展淮扬菜打造扬州美食特色》中指出发展淮扬菜文化,要倡导鼓励发展烹饪教育;2000年,扬州迎宾馆再现满汉全席。满汉全席的再现,使淮扬菜文化的结构更加完备,层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4]。各地在重视弘扬淮扬菜文化的同时,开始将淮扬菜文化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结合起来。从2002年开始,淮安,扬州分别举办以宣传淮扬菜文化为目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中国淮安淮扬美食文化节”;淮安、南京、扬州、济南分别兴建了淮扬菜文化博物馆;2009年,国家商务部公布了《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纲要》在区域餐饮格局——餐饮空间格局规划中,首次明确建设“淮扬菜集聚区”:“以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省为主的餐饮区域。重点建设淮扬风味菜、上海本帮菜、浙菜、徽菜创新基地,建设中餐工业化生产基地。”[5]针对《纲要》,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上海市餐饮行业协会等多地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淮扬菜集聚区发展论坛”,除此之外,从2009开始,各地联合兴办淮扬菜集聚区年会,以促进淮扬菜文化交流。

对于现阶段淮扬菜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者在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朱云龙, 陈剑的《淮扬菜市场拓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对策》、周凤翠的《淮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刘涛的《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文匡国,林海明的《淮扬菜饮食文化在苏北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都认为现阶段淮扬菜文化的发展存在着不足。周凤翠在《淮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指出淮扬菜的经营者应博采众长,借鉴学习国内其他菜系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川菜),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淮扬风味。[6]而对于洋快餐的冲击,周凤翠建议主管部门加大对淮扬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提高淮扬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三)淮扬菜文化的起源。研究们虽仍未对淮扬菜文化的起源达成共识,但对淮扬菜文化的起源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

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淮扬菜的起源是江苏省的扬州地区,朱宇庙在《淮扬菜蕴含的人文价值》中引用隋炀帝杨广《泛龙舟》中的诗句“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7]佐证扬州是淮扬菜的起源;陈洪华,李祥睿在《大力发展淮扬菜,打造扬州美食特色》中指出,2001年7月,中国烹饪协会组织专家认定扬州为“淮扬菜之乡”。[8]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