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20mm迫击炮内弹道程序设计与特性分析(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机械论文 >

某120mm迫击炮内弹道程序设计与特性分析(4)

我国很早就有了间接瞄准法和火炮的发明,但是当世界进入工业时代,我国却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统治者的新武器大多是向国外购买的,即使有少量自己生产的也是仿造的,并没有跟上世界武器发展史的脚步。迫击炮由于结构简单、生产技术条件要求也比较低,所以生产数量相对于其他火炮较多,例如二〇式82mm迫击炮、二九式150mm迫击炮、三一式60mm迫击炮和三三式120mm迫击炮。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领导下的无产阶级者突破反动势力的技术封锁,成功地自行研制了一批迫击炮和迫击炮弹,这些现在看来比较粗糙的迫击炮在当时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发挥了一定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馆藏的太行式120mm迫击炮,就是在中国领导下的解放区兵工企业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生产的一种座钣承受坐力的重型曲射压制火炮。该迫击炮没有正式定型,也没有获得制式名称,人们依照该炮的产地太行山,习惯性地冠名为“太行”式迫击炮[12]。

图2。2  M224a1式迫击炮

目前美军主要装备的迫击炮是M224式60mm迫击炮、XM252式81mm迫击炮;前苏联主要有M37式82mm迫击炮、M240式240mm迫击炮等[10]。美国M224式60mm迫击炮是美国研制的60mm轻型连级迫击炮,1981年起装备美军步兵连、空中机动连和空降步兵连,曾在1983年格林纳达战斗中使用。全套装备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火炮战斗全重20。8千克,行军时可由两名士兵携带。另有一种手提式迫击炮,采用M8式矩形座钣,战斗全重仅7。8千克,仅一名士兵就能携带和操作使用。两种型号均配用M720式榴弹和M722式发烟弹,均采用M734式新型多用途引信。M734式引信有近炸、近地面炸、着发和延期4种装定方式,可以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和炮弹的杀伤效果。此外,还配备了AV/GVS-5型手持式激光测距机和M23式迫击炮弹道计算器。火炮口径60mm,初速237。7米/秒,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程3500米,最大射速30发/分,持续射速15发/分。M720式榴弹重1。7千克。

2。2  迫击炮的结构特性

现代迫击炮大多是以斯托克斯型迫击炮为雏形改进而来,无论大、中、小型迫击炮都是由炮身、炮架、座钣三大部件组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构造,是由于迫击炮的战斗任务是以曲射火力射击近距离的平面目标和遮蔽物后面的目标。要达成这样的战斗任务,不需要太大的初速,因而所需要的膛压较低,身管也不需要太长,因此在使用同类材料的情况下,迫击炮身管的管壁较薄,炮身也较轻。由于迫击炮的膛压低,发射药量少,身管寿命相对于其他火炮较长,通常不存在炮身寿命问题。迫击炮不需要结构复杂的炮闩和较难加工的线膛身管,由于通常以大射角射击,炮弹由炮口装填之后能立即以较高落速滑到膛底。

近代迫击炮通常不采用反后座装置,而采取由炮身的炮杵经驻臼直接与座钣刚性接触的连接结构。发射时炮膛合力通过驻臼并经过座钣的支撑而传至地面,此时土壤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从而吸收了后座能量。在发射时,迫击炮炮架并不承受猛烈的后座冲击作用,炮架只起保持炮身空间位置的作用。因此,复杂的反后座装置和平衡机等机构都不是迫击炮所必须的,只需要一个结构简单、长度较短的双脚架,以及紧凑的螺杆瞄准机便能实现其功能,而不像一般火炮需要复杂而沉重的炮架。迫击炮结构简单,重量和尺寸通常都不大,小口径迫击炮在短途行军时甚至可以不用拆卸而直接背运,极为适合小型军事单位携带。对于一些中型迫击炮,也能简单地拆分为三大部件进行搬运。大口径迫击炮由于炮身较长、弹重较重,不得不采取炮尾装填,与此同时由于炮身重量较大需要有相应的运动机构来使其便于机动。尽管如此,大型迫击炮与其它火炮相比仍具有重量轻和结构简单的特点[8]。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