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行为金融的基本内容
传统的金融理论告诉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行为金融理论则是研究市场中的不完全理性投资者,从而揭示市场中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异常情况。在运用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证券市场时,不完全理性的投资者是基本条件,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认为证券市场也不是完全有效的,是部分有效的或弱有效的。在这样的基本理论基础下,投资者都会对股票的价格产生一定偏差,我们把这些偏差主要分为认知偏差和心理偏差;其中认知偏差可以分为:启发式法则,框定依赖偏差和证实偏差等,心理偏差可以分为:过度自信、后悔理论、羊群效应等。而在这些认知和心理偏差中,过度自信心理是一种广泛存在且最被人熟知的非理性偏差。由此,金融学者开始把过度自信心理作为一个证券价格的影响因素来研究市场,从而使之成为了行为金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并获得许多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2。2 过度自信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过度自信始终是心理学范畴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根据大量的心理学实证研究显示,过度自信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的心理认识偏差。每个人在通过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能力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情绪、偏见、观念等的影响。人们常常会过度高估自己的认知能力以及对信息准确度的判断能力,从而导致经常高估自己获得成功的概率。当人们想要获得某种结果的时候,由于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会被过度自信心理放大;相反,如果人们不想得到某种结果时,在主观认识中这种概率会被降低。
在金融投资范畴,过度自信也广泛存在于投资者情绪当中。并且在行为金融理论四大重要研究成果中,过度自信理论恰恰是其中的一种。在证券市场中,如果投资者决策成功,获得了收益,投资者常常会把成功的原因归功于自己的高能力;而如果投资者决策失败,增加了损失,投资者就会把这种情况归结于知己运气太差,从而忽略了客观事实。同时,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会高估自己的股票判断力,或者高估自己获得的消息的准确度,投资者认为自己有多余其他人消息,将获得额外的收益,从而做出不理性的交易。一旦投资成功,他们就会把这种成功归功于自己优秀的判断力,而忽视市场上的运气成分,这恰恰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过度自信存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2。2。1 投资者过度自信在股票市场中的表现
当某些人对某一领域特别擅长时,如医生、学者、教师、投资者等,常常会有明显的过度自信心理和行为出现。而这种现象,在股票市场就更加的明显和普遍。在股票市场中,有以下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表现出现:
一、过度交易,换手率高,交易量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NYSE的年平均换手率为百分十几,但在某一些年份,如1987年,股票的年换手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这种异常证券市场现象就是各种心理和认知偏差的具体表现。在现代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下,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并且都是完全理性的人,不会出现异常的交易。因此,异常的高换手率无法用现代金融理论进行度量与研究。但按行为金融理论来看,投资者都存在过度自信,他们会高估自己获得的消息的准确度,并且会高估自己的投资者能力;当他们获得消息时,他们会认为能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额外收益,从而产生过度交易。因此,在整个证券市场中,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交易量明显放大,二是交易换手率过高。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投资者过度自信与股票收益率的关系研究(5):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9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