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后抢劫的前提行为

刑法第269条规定,凡在进行盗窃、诈骗、或抢夺行为的,其性质可以构成犯罪的,若当场使用了暴力行为拒绝被抓捕、或是试图毁灭证据,则视其严重程度定为抢劫罪,并以抢劫罪的刑罚执行。该规定可以看出,构成抢劫罪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先是可以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或者抢夺罪,其次还必须是当场实施了暴力行为。但从刑法对盗窃罪、诈骗罪以及抢夺罪的规定中我们可看出,该罪行存在金额限制,即必须数额较大或者多次行窃才能构成以上罪行,因此判断是否构成抢劫罪也必须满足这一条件。以下几个问题便是在探讨事后抢劫的前提行为时必须要明确的:

(一)前提行为的数额要素辨析

刑法第264条、266条、267条中分别规定了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盗窃罪必须满足偷盗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或者多次行窃的条件才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是指诈骗他人财物或公家财物数额较大才能定罪;同理在抢夺罪的定性时也要求抢夺数额较大。但在刑法第263条对于抢劫罪的规定中并没有对抢劫金额和次数进行规定,但却必须满足“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点,即当这些罪行转变为抢窃罪时是否有对数额以及次数的限制?假设盗窃罪、诈骗罪和抢夺罪是构成抢劫罪的前提,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抢劫罪也要求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条件?对于这一问题,刑法上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必须构成刑法中规定的三种罪行才能进一步确定抢劫罪,即要求必须满足数额较大这一条件 。第二种观点认为,不一定要达到数额较大或者多次行为,只要其暴力行为严重,并形成了严重影响或造成严重后果则都应该将其定义为抢劫罪 。第三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存在触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意识或是有故意行为,并不需要金额较大这一条件就应当满足构成抢劫罪的第一个限制因子 。文献综述

司法解释也倾向于第三种观点。根据2005年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行为人在进行盗窃等不法行为时,若抢夺数额不大并且在抢夺过程中暴力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不按犯罪论处,即不定义为犯罪。但若存在以下几种行为时:1、盗窃、诈骗或抢夺的金额巨大;2、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行为的;3、采用暴力手段对受害者造成轻微伤或者更甚的行为;4、使用利器或用利器威胁他人;5、具有更加严重的行为。出现以上任意一种情况都将按照刑法第269条执行,即按照事后抢劫罪论处。因此,事后抢劫的前提行为不需要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素

本文同样也支持第三种观点。 从本质上看,普通抢劫是指先用暴力手段对受害人进行控制,然后再抢夺其财产。反之先抢夺财产然后再进行暴力行为或通过暴力进行威胁就是事后抢劫,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差异。而在普通抢劫中并没有指出数额限制,                                                                                                                                                                                                                                                                                                                                                 因此,事后抢劫也不应存在数额或次数限制,否则相同性质的案件却定位不同就会与罪行法定原则相违背,打破了同类犯罪在构成上的平衡。根据罪刑法中所规定的对同类犯罪的定义,只要构成了同等不良影响就属于犯罪,只要是犯罪性质一致就被定义为同一罪行。所以既然抢劫罪和事后抢劫罪的性质一样,抢劫罪没有数额限制,那么事后抢劫罪也不应要求数额限制。

上一篇:佛教僧侣的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城市规划执法的部分难点问题与对策

浅论银行协助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4127字】

浅论证券操纵行为【8109字】

浅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968字】

浅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原则【2554字】

浅论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

浅论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

浅论黑名单公示制度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网络语言“XX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