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涉及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性。专业性强,加上一年级新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他们普遍认为会计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因此,基础会计的教学是个难题。怎样改变这种现状,使会计这门商业语言能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呢?几年的教学论文网实践证明,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创设情境,使所学的会计知识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到会计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学习会计。
一。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参与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会主动进行交流并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只有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体。1。会计工作原则性很强,格外强调真实可靠,不允许存在假账与错账。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以谈谈假账的危害“。诚信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等为主题的系列讨论,在教学中列举社会上因贪污造假入狱的反面案例,引导学生踏实学习。诚实做人,树立讲信誉。守信用的职业道德观念。2。利用实物或多媒体制作的图像展示情境进行教学。在开课前要求学生注意搜集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凭证。付款发票或单据等,适时带到课堂上,以便在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专用笔和个人印章时展示实物。可借助多媒体制作的图像向学生介绍当前国内常见的几种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比如设计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实例贯穿始终,模拟一个公司某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会计人员如何运用会计方法全面。准确地将其反映出来。这样能使学生对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形成整体认识。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实际会计工作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录像,然后在课堂上播放,便于学生更直接地了解会计工作。3。会计工作离不开会计平衡等式。我们可以用日常生活来解释会计等式,如在解释资产=权益“时就举例学生日常生活经费的来源及具体开支。在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同时,要求学生首先为自己制定开支计划并记录实际情况,月终通过记录对比一下,然后进行财务分析: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收支是否平衡?开支是否合理?能否节省?让习生活化。利用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学习资料,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并真正意识到学习会计知识是为了运用于实际,进而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生活和工作。
二。创设情境,给学生插上想象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会计的专业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意义性和交流性。当我们说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时,主要是立足于会计的交流性而言。而通常会计语言主要在会计。审计等内部场所使用,外界很少接触,这就需要教师对会计概念或术语联系实际进行描述,把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例如在解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时候,可以列举有两个人在购买住房,一个是负债购房,另一个是等攒够了钱才购房,不同的付款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会计等式的两种具体情况。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一开始或临下课前提问设疑常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学生学会了填制会计凭证后提出下一章问题:为什么要设置会计账簿?如何设置会计账簿才能满足企业对外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师生相互讨论,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处。疑难点精心设疑,提供学生讨论的机会。通过讨论,在相互启发与争辩中诱发学生思辨的潜能,能从正。反两方面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讨论应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可在新旧知识衔接时组织讨论,如学生已学会了填审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后,提出为什么要编制会计报表以及如何编制会计报表等问题;在辨别易混淆的知识点时组织讨论,如在会计科目的教学中,讲到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时,创设一个商品交易场景,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明白其核算内容;在总结核心问题时组织讨论,从而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总之,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情境中体验会计问题,自觉地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会计这一职业带来的乐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科学创设情境,激活会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