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高生活品质,保障老年人的人生健康与社会参与,并尽可能使老年人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所谓的“积极”指的是老人不断参与经济建设、文艺创作以及社会事务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指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或老年人参加体力劳动的能力[1]。积极老龄化肯定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和老年人参与活动的能力,并主张通过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会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间也存在着联系。
首先,健康是基础。许多研究表明,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很差,疾病缠身,生理机能不断衰退,无法长时间行走或说话,甚至失去日常生活中自理的能力,那么他们即使他想参与社会活动,他也是一腔热血终成空,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原因。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老年人,更愿意参与社会活动。相反,整天自怨自艾的老年人,难以获得他人的好感。文献综述
其次,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积极老龄化”更加关注的是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以及老年人在参与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表达诉求,也有助于完善保障体系。因此,积极老龄化的核心是“参与”,社会参与对老年人自身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且对于积极老龄化的“健康”和“保障”维度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保障就是“积极老龄化”的前提。一个全面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社会保障、政策法律、社会文化与社会习俗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帮助消除社会对老年人的歧视,为老年人更好的社会参与提供条件。同时,如果没有经济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基本的生存需求,老人就很难拥有一个持续健康的晚年,更加谈不上参与社会生活。所以,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