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服务县级市企业发展调查研究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会考虑就业城市的选择。经济发达城市的吸引力往往更大。但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意义重大。努力构建和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把高校人才输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网。为了解目前高校毕业生留在县级城市就业的情况,了解当地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了解吸引。制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原因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以高校毕业生服务县级市企业发展调查研究“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旨在优化高校毕业生到县级城市就业的路径。
二。调研过程
(一)调研对象及地点的选择:
1。调研对象――企业,所在地:山东省高密市
本着方便性原则,本次调研走访的企业位于高密市,此次调研是针对县级市企业的需求,高密市完全符合。调研团在调研期间共实地走访了高密市十余家企业。
2。调研对象――高校大学生,山东省内各大高校学生
我们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9份,有效回收率80百分号。受调查的500名大学生中,男生300人,占60百分号,女生200人,占40百分号;专科学生205人,占41百分号,本科学生295人,占59百分号;理工科学生385人,占77百分号,文史类学生115人,占23百分号。应届毕业生315人,占63百分号,非毕业生185人,占37百分号。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调研,走访高密市企业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提纲。与企业负责人。已毕业留高密市工作的毕业生。高校大学生座谈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了解各方对高校毕业生服务县级企业“等相关问题的看法。
三。调研数据分析
(一)省内高校大学生访谈
在对大学生访谈过程中,着重了解大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就业时看中的因素等问题。根据访谈数据分析结果发现:
1。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单位58百分号的为国家单位,5百分号的为民营单位,11百分号的为外资企业,10百分号的为合资企业,11百分号为自主创业,5百分号对此表示无所谓。
2。对基层或艰苦岗位的工作“,24百分号的人表示愿意去往工作,60百分号的人表示可以考虑,16百分号的人不愿意去。
3。对企业的地理位置“选择上,33百分号的人倾向于回家乡所在地就业,47百分号的人倾向于省内的沿海城市如青岛烟台等地,选择留在县级城市的比例只占到13百分号,7百分号的人选择此外的其他城市。
4。对于选择留在县级城市的学生,在询问原因时,部分学生表示家乡所在地就在该县级城市;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如果县级城市企业工资福利待遇较高或者利于个人发展前途,可以作为就业时跳板。
5。对选择就业单位时首先考虑的因素“问题中,36百分号大学生求职时看重个人前途,10百分号看重企业知名度,15百分号选择企业发展前景,30百分号看重工资福利待遇,9百分号选择其他。
(二)企业人事资源部负责人访谈
与企业人事资源部负责人访谈,整理发现:
1。调研所有企业均表示,目前企业每年用工需求量大,企业发展急需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尽管经常参加。组织高校招聘会,但用工缺口仍很大。
2。为吸引人才,县级城市的大部分企业都有相关政策,比如大学生工资待遇较高;各种补贴力度大;非本地职工提供单身职工宿舍或者享受购房优惠政策;享受在职培训;晋升空间大等等。
3。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盲目选择,期望过高,对工作挑肥拣瘦等现象,不愿从基层岗位做起;部分大学生华而不实,大学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操作能力有时不如中专技校学生;有些毕业生急功近利,因不愿在基层岗位上从事一线工作,跳槽现象较为频繁。
4。企业需要即具备专业能力,同时又有一线岗位工作经验的人才,但应届毕业生一线经验匮乏。大部分企业愿意花费培训费用。时间,培养所需专业人才,但往往以毕业生跳槽而失败告终。正如一家企业负责人说在一线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调往管理层岗位的机会非常多,但是往往他们等不及就跳槽了,为此我们浪费了较大的培训费用,我们也很无奈“。
5。与知识储备量相比,企业更看重应聘学生的学习态度,而非专业能力。大多数企业认为目前大学生最有待提高的依次是是责任心。实践能力。职业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社会交际能力和身体素质。
四。调研结论
高校毕业生服务县级市企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反映在企业有较大的用人缺口。
(一)县级市企业迫于无奈地选择――每年选择应届大学生的比例不多
一方面,县级市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意愿强烈,实施的吸引措施形式多样;另一方面,企业吸引来。留得住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仍然匮乏。企业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留住难“的问题。企业虽知要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大学生,但每年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仍较低,主要是投入大量成本吸引来高校毕业生,而由此创造的价值远远低于企业期望值。具体讲,高校毕业生虽知识能力较一线工人更加系统化。专业化,但经验不足和实践动手能力差是最大问题。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毕业生好高骛远,不愿选择一线岗位或者从事时间不长就选择了放弃。正是由于这对矛盾,使得企业做出无奈选择。
(二)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为县级市的比例不多
第一,很多高校毕业生,由于刚踏入社会,角色定位不清晰,出于各方面压力,想要到大城市就业的意愿强烈。第二,由于县级城市地理位置偏僻。地域发展缓慢,企业性质多为民营企业,这些要素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强,促使高校毕业生外流。(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高校毕业生服务县级市企业发展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