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企业管理中的责任流管理模式
非科学化。非理性化。非程序化。非严格化和非规范化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弊端,管理粗放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字化。集成化,实现由粗放管理到集约管理,是企业由计划经济环境走向市场济环境的必由之路。
一。责任流模式的提出
论文网>责任是由产品生命周期发展而来的,并随着产品的生产过程发生变化和转移。因此,针对企业中产品生命周期责任的产生。确定。转移。分析。考核和奖罚等处理过程,我们提出了责任流。
制造企业分为单一责任和综合责任。单一责任是指某一方面的责任,如时间性责任。成本性责任。质量性责任和市场性责任等。综合责任是以企业活动为中心的各个单一责任的综合。企业活动是涵盖了时间性。成本性。质量性和市场性要求的一个综合体,因此,综合责任应是制造企业实现责任流管理的关键。
二。责任流构成要素
(一)责任目标。责任目标通常要由一个或几个可度量。可评价的指标(即,责任目标)经过分析。评价与考核,它是和企业活动目标保持一致的。责任目标综合性也是责任流管理的基本要求,科学的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的创新和成功至关重要。
(二)责任层次结构。责任层次结构责任是企业活动和企业组织的函数,是企业对组织和人员实施的一种约束。然而,企业责任是由企业内部的各个组织单位来承担的,由此,我们可把这一责任称为部门责任,而这一部门的责任落实到不同岗位的人员就形成了岗位责任。企业责任,部门责任,和岗位责任构成了责任的层次结构。责任管理要求责任层次清晰,分解越细致越容易落实到明确的岗位与人员,执行也越容易成功。
(三)责任转移与追踪机制。随着产品由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制造过程的完成,成本也逐渐由原材料累积性地转移到产品之中,责任也将由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之中。因此,企业岗位随企业活动的顺序而拥有一种责任顺序。如果一个岗位将一份工作转交给另一个岗位继完成,说明他已将自己的责任完成,后序岗位人员则要对前序岗位责任进行核实,进行新责任的实施,间接承担前序岗位的责任是后序岗位的默认责任之一,序岗位总是承担比前序岗位更大的责任。三种责任共同确定了一个岗位的全部责任。责任转移机制就是要建立这三种责任的划分与衡量机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及上下游岗位责任交接关系。科学的责任转移与追踪机制是企业成功实施责任流管理的保障。
(四)责任约束机制。责任流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将一项企业责任分解为能相互约束。相互制约的多个部门的责任,由相关部门来实现自我约束。例如,企业的采购控制责任可分解为采购员的订单管理和价控员的订单审批。合理的建立责任约束机制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五)责权利挂钩机制。责权利关系是责任流的重要要素,权利是责任实施的保障,责任是权力约束的机制。只有责权利相统一,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三。责任流管理模式
实现责任流管理模式的第一步是责任的产生。企业责任是面向客户及供应链产生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集约化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要通过责任流机制强化管理,但在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多层次全方位责任分离与责任分解企业实施责任流管理,首要一步就是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责任分离与责任分解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在一把手的直接领导下,由专门小组负责。该小组成员必须具有责任心。高度的威望以及有一批经验的领导成员组成。责任分离与责任分解工作应与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结合起来。责任分离与责任分解工作还应注意管理的细致程度。
(二)责权利机制与监督仲裁机制建立责任流
实施责任流管理模式的第二步就是要建立责权利机制与监督仲裁机制。只有有效的发挥监督仲裁机制的监督作用,明确责权利机制三者关系,以服务为中心,形成良性制约关系,解决制约责任流的实施中产生的一些矛盾,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信息化以及信息系统支持企业信息
信息化是企业实施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是消解企业内部人与人矛盾的关键,所有人员在真实的信息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以真实信息为基准,避免责任双方的直接交涉。结合企业实际,加强成本与责任之间。责任与作业单元之间关系的管理与控制,从而支持动态成本控制,实现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化。
四。总结
责任流管理模式是企业集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落实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的主要手段,是针对国情提出的一种管理模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通过实行责任流管理,可以提高职工的责任素质,有效地促进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集成化企业管理中的责任流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