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一个“和”字,可以说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和”字反映了我国人民在生活上,在思想上,在艺术上,在政治上的向往。反过来,我们从古到今历史、包括生活、理想各个方面,也都体现了“和”的意蕴。从一定意义上说,“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曾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论文网
第一节 中国“和”文化的思想源流和主要内容
中国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世界大国,依靠着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孕育了无比灿烂的文化。由此,我国的文明是所谓的大河文明,即依靠河流带来的水源在较为固定的地域进行耕作以维持生活、实现发展的文明。与之相呼应的,便是农业文明,这主要区别于以西方为代表的商业文明。作为以农业为基础,有着大片土地广阔平原的国家,我国的经济富足,掌握着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蕴育着大量人口,因此早期中国的文化发展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人们在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后,享受着丰富的空闲时间,无意识的进行了许多文化上的创造,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
一、“和”文化的“人我之和”
与西方地中海沿岸多山地丘陵、土壤贫瘠而不得不进行海上的贸易的希腊文明相比,中国更多的是在自己世代居住的土地上生活并且耕作,非洪水地震不需要离开固定的土地,更有着一种对于土地的深厚感情。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到:“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跟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可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土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 中国人所面对的是如何保持大小团体的稳固,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土地。于是,人们的精力大多放在与人的和谐相处上,将自己与家人、与朋友、与社会、与国家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团体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来发展自身,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
二、“和”文化的“人天之和”
此外,便是与这土地、这世界的关系。商业中利润的创造在于与他人交换彼此所没有或缺少的物品,这其中有人们的心计,有利己的私欲,是一种对于需求的满足,以及这种满足所耗费的代价。而农业则仅是人们依靠自然,用自身的智慧发挥自然造物潜在的作用,以此来发展自己,并不依靠于他人,也没有对于他人的算计,只有自身勤恳的努力和付出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双赢,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
三、“和”文化的“自我之和”
我国历朝历代无数的思想家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来自同辈与长辈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中国人特别注重一个人的内外在修养,而也提倡由内到外、自然而然的具有修养,而不是只在外在表现的如此。这实则是要我们内心保持相当的平静,而且与人或者与天的协调,归根结底也是使人的内心充实而充满智慧,不因一些虚假的或者还未到来的事情而惊慌失措,而是气定神闲,迈着四方步式的面对现有和将来的一切,亦不因自己而给他人造成影响,所谓“不迁怒,不二过“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