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急决策概述
作为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治理方案,应急决策在应急管理中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得到了世界上该领域内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应急决策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看,应急决策是指提前对突发事件的相关预防和监控、应急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救援设施的分配及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还必须做到快速准确地收集并筛选出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有效信息,从而确保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害在可控范围内,从根本上避免发生二次或多次危害,并做出合理可行的善后治理工作。从狭义上讲,应急决策是指在看到突然发生的一些反常现象时,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收集和筛选出所有可以用到的有效信息,明确具体的目标,从而制定出各种可行的治理预案,最后,在决策成员结合从前的治理经验以及不断的探索创新下,选择出最合理的方案并加以实施。在这个过程里,决策者们一旦发现治理预案的不合理之处,就要及时处理并改正,直至彻底治理完成此次事件。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由此可以得出,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关键就在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事态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里,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免突发事件后造成的损失。
(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官僚制应急决策体制的碎片化文献综述
中国当前应急决策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碎片化”的传统官僚制,这种制度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治理中普遍存在着部门分离、条块分割、相互推诿、信息断层与面对危机时反映不够迅速、及时的现象。这种官僚制应急决策治理模式虽在常态下能对提高治理决策的执行效率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也有极大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难以预估的消极后果: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极高,这种碎片化的应急决策治理模式很难对其带来的各种威胁进行及时反映和快速化解,不利于各决策成员之间进行跨界交流与合作,也不利于决策者正确识别突发事件的发生,各治理主体之间相互独立,无法顺利配合、有效合作,在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于被动的情况下,决策人员应急决策处置滞后。在该模式下,相关信息与资源无法做到及时有效地共享,各级之间沟通不畅,应急决策与治理的效率低下,且各部门及地区之间极易出现相互推脱和推卸责任的现象,严重影响各治理主体对事件的全面考虑和综合判断,极大地降低了治理突发事件时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