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会计信息取得的风险会计信息取得的风险就与许亚湖在他的文章中所说的成本信息取得风险的含义相类似。会计信息取得风险存在于会计信息取得的全过程中,指一切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因素,从而引起成本的不真实变动,造成一定的风险。会计信息取得的全过程包括会计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成本核算等过程,其中最容易出现成本风险的就是会计原始凭证取得这一过程。在原始凭证取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原始凭证造假,不符合实际发生额等情况,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影响企业成本的会计科目本期发生额偏高,使得在期末结账时结转到本年利润借方的数额虚高,最终导致企业的预期收益减少[15]。
②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入库开始,要经过生产计划员开具生产单、领料、原材料切割处理、上机加工、成品包装等步骤。如果企业想要进行成本管理,就要关注每一个生产步骤,对每一个步骤进行成本管控。例如领用原材料这一步骤,生产工人根据生产计划单去仓库领用完成该生产所需的全部原材料和半成品材料,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计划员一般是根据上个周期企业的订单数量从而对本周期的生产用量进行预测,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合理的计算推算出下一周期所需要的半成品材料和产成品来进行提前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就很可能导致半成品材料和产成品的积压和滞销,甚至报废,会造成严重的成本浪费。同时这部分浪费材料的成本通过管理会计学中的计算方法应当计入到本期销售出的产品成本中,这就会导致本期销售出的产品成本很高,利润下降。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因为生产的疏忽导致的浪费和次品也会造成成本的波动,也是造成成本管理不能符合预期目标的一个重大风险之一。
第二类是成本上升的风险,主要企业成本上升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以下一个小类:
①大环境下的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企业在进行生产制造时,除了自己采购和生产一些基本原材料之外,也有部分材料要向指定的生产销售机构采购,例如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燃气、石油、金属铝、煤矿和各种需要国家调控的原材料。企业在产品定价时一般会根据原材料的价格和自己所期望的盈利空间计算出一个价格范围进行销售。许多企业为了防止库存堆积,一般不会有大量的库存在仓库中,所以企业在销售前会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中必须要包含所销售产品的价格、数量、型号和材质等重要的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不能随意调价。企业在为了准备生产而采购一些需要国家调控价格的原材料时,采购时的价格可能会和企业在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时的市场价格不同。如果采购时的市场价格低于签订合同时的价格,那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应的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就会增加,有利于企业;相反,如果采购时的市场价格高于签订合同时的价格,那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应的提高,企业签订合同时的产品定价就会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如果原材料价格波动不是很大,企业至多是盈利空间变小,毛利润下降,预期收益减小。但是如果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过大,可能会导致企业之前的定价低于了产品成本价格,给企业带来亏损。
另一种情况是企业在签订销售合同之前已经采购了可供生产的国家调控价格的原材料,但是在合同签订之后原材料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波动。如果原材料价格降低,这就意味着企业可获得利润增加;但是如果原材料价格增高,虽然企业在销售合同的保障下,实际售价肯定大于实际成本的,有利可图,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前采购的原材料和现在原材料价格之间的差额本应该是企业所能获得的预期外利润收入,可是实际因为签订了销售合同,企业不能改变售价,随即丧失了这部分预期收益,给企业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