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始普遍发生经济危机,许多企业受此影响,产品积压,企业绩效低下,为了遏制这种不良现象,企业普遍选择了裁员这个方法。一项针对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两千名管理者的调查显示,94%的被调查公司在1993年至1995年的时间内采取过裁员。而我国的裁员情况也是常见的。因此,裁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组织生活的一个普遍现象。
自2008年起的金融危机更是加剧了这种风潮。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纷纷选择了裁员。2012年惠普公司裁员1.78万人,占员工总人数的5%;宝洁公司则宣布在将在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裁员工作,将会撤除非生产部门的5700个工作职位。诺基亚则计划在2013年年底完成裁员一万人左右的任务,而这笔重组费用将高达10亿欧元。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到裁员的洪流中去,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得到经济性裁员的预期效果,甚至因为裁员而导致员工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忠诚危机等。
因此企业在进行经济性裁员的同时,如何通过有效的离职管理来降低经济性裁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成为企业关心的问题。论文网
1.2 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
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并且结合目前的经济危机形式,本文以经济性裁员中的员工离职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一下问题:首先是经济性裁员的经济学和法学视角的界定,比如,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 第41条的规定,如果企业一次性裁减人员20人以下,或者裁减员工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不到10%,就不是经济性裁员,如果企业化整为零怎么认定?其次是企业经济性裁员给员工和社会以及企业自身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再者,企业经济性裁员中员工离职过程的行为表现如何?有哪些共性与特殊性行为?最后探讨如何加强企业经济性裁员中员工离职的管理?需要采取哪些对策方法?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文章的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目和研究论文,利用文献数据库以百度等搜索引擎来了解和总结目前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并且结合相关企业在经济性裁员时的离职管理案例分析,使得研究课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以及使用价值。
1.4.2 文章结构安排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有四个部分,分别是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安排。第二章是阐述经济性裁员的含义和意义,通过分析经济性裁员的含义、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经济性裁员对于员工、企业、社会的影响,表明离职管理的重要性。第三章则是主要分析经济性裁员中的员工的离职行为,以及在员工离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劳动争议。第四章则是根据第三章中分析得到的员工的离职行为,提出经济性裁员中的离职管理时的管理原则以及具体措施。第五章则是本文的总结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