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国际经济市场上,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市场结构已经在逐步发生改变,新兴产业不断冲击着传统行业并试图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此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使得当前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却没有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保问题。即便仅仅是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也是迫在眉睫的。这一变革既要满足新发展动力要求和应用,同时也要消解当前社会许多经济矛盾,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选取和转型就显得尤为关键。
学者魏杰所持的观点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题,主要涉及五个方面。首先是将经济从高能耗与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化为低能耗的环保内涵型增长模式;其次则是改变经济拉动主力,从出口转为内需;再次则是将投资推动模式转化为消费带动模式;此外还有发展支撑应从成本竞争优势转化为技术竞争优势;最后则是应建立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而非一味依赖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无疑是政府主导市场的问题,市场经济处于政府过度干预之下时,前四个层面的改革转型都是难以实现的,这是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经济发展平衡、结构和理性等问题都是政府所导致的。必须承认,政府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过度的干预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矛盾累计。
这些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往往缘由于政府自身定位不清。政府不但过度干预,并且还错误地将自身的市场角色予以定义,在微观直接经济领域屡屡插手,而在市场竞争规则、宏观经济调控上又有所缺失,或是偏颇,影响了效率的提高和公平的增进。
再者是政府始终没有理清自身与市场、企业、社会等经济参与者的关系,这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对于市场经济来说,竞争是极为有效的促进手段,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经济的腾飞就是借助了宽松的市场竞争环境。然而,要确保有足够的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显然是要参与竞争的各个主体之间处于平等地位。然而政府的过度干预无疑打乱了这一必须的平等机制,带来了当前国内经济市场上出现的诸如行政干预、垄断或是产业基准过高等问题,剥夺了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导致市场运转效率一再下滑。再者,政府在过度干预经济市场之后,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上就出现了力不从心的状态,也是当前国内各种社会公共基建及服务矛盾不断出现的重要成因。文献综述
(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然而市场也并非全然不需要政府控制。譬如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公益行业,或是日常生活中的如铁路、航空、通讯等行业,往往会由于资源稀缺或是技术配置等问题,极易产生由于高额利润空间而盲目涌入市场的现象。政府如果对此全然不予干预,那么想要实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就是无稽之谈了。但事实上,这些行业往往仅需要几家企业就可以完成产业的资源高效配置利用问题,因此,政府就会通过特许经营等手段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避免盲目涌入所带来的沉没成本损耗。
通过几家企业进行产业建设固然有资源利用的优势所在,但是也可能带来企业恶意垄断的不良后果,譬如伺机哄抬价格等等,这实质损害的是公众利益。故而,首先政府在进行市场准入基准限定时,也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企业垄断进行预防,譬如定价管理或是收益率限制等等,确保市场运转的平稳与健康。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管理成本,但是刨去政府补贴和管理成本的消费者剩余显然更为可观,这一模式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福利。因此,只要管理所取得社会福利高于自然垄断的社会福利,政府对此类产业的适度管控就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