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小君从以前所在的初一转到苏州市某培智学校,成为一名特殊的转学生。因为觉得自己转到了“傻子”所在的学校,小君从原来的内向少言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与同学的交流很少,甚至多次出现威胁和打骂同学的行为,这样一来小君在新学校基本上也交不到什么朋友。在家中,小君埋怨爷爷将自己送到培智学校,开始与爷爷对着干,爷爷让他帮忙做一些家务,小君总是不予理睬,如此小君与爷爷的矛盾也不断的深化。
刚升入初中时小君和同学去过一次网吧,慢慢的开始接触网络,转学之后,小君出入网吧的次数逐渐增多,最近已经开始沉迷其中。伴随着对网络着迷程度的不断加深,小君开始偷拿爷爷的钱去上网,经常两三天都不回家。最近两周甚至停止上学,终日待在网吧,老师来找他去上学也不肯去。为了防止老师和爷爷找到自己,小君现在总是选择离家较远的网吧上网。两天前,小君上因为偷窃网吧一位上网者的手机被抓,警察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后由其爷爷带回家中。回到家之后小君依旧不知悔改,还想要偷拿爷爷的钱去上网,无奈之下,小君爷爷向社区求助,社区工作者将爷爷介绍到机构,希望工作者可以帮助小君。
3。3。2 确定问题
案主由于长期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造成他性格内向,加之因家庭的特殊情况,引起同学的嘲笑,沉默寡言的案主没有知心朋友。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关爱和缺乏沟通,在学校中受到嘲笑的案主在转入新的环境中无法适应,渐渐沉迷网络,表现出偷窃、暴力等偏差行为。
案主的家庭系统功能失调。由于母亲的精神疾病经常对案主打骂,在案主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正确的引导,爷爷由于忙于工作和家庭的经济压力下也无时间和精力对案主进行沟通和指导。
3。3。3 问题分析
在小君爷爷的引导下我们和小君有了第一次的接触和交流,经过第一次沟通工作者对小君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分析。依据小君爷爷的介绍、学校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以及我们与小君的具体谈话,我们对小君的问题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分析。
从问题的表征来看,小君的突出问题是网瘾问题,然而沉迷网络只是小君讨厌现实、逃离现实的一种手段。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君的问题还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1。个人方面
首先,小君内心存在着一些非理性认知。小君正处于青少年期,在这一阶段,小君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并且建立自我认同感。然而正是在这一阶段,小君被测出智商低于70,更是从普通学校被转到智障儿童学校。在原来的学校一直被老师批评,即使自己很努力的去学习过依旧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如此勤奋感获取失败,只剩下满心的自卑感。进入培智学校后,小君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是进了怎样的一所学校,看到周围的同学,小君明白自己和他们一样,成了以前同学们口中的“傻子”,但是自己又不是一开始就在这所学校的,那么自己到底应该属于哪一类群体?小君的内心出现了混乱,不知道该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因而小君开始将责任推到爷爷身上,认为是让自己转学的爷爷把自己推到今天的境地,从而开始埋怨和反抗爷爷。在与小君谈话的过程中工作者了解到小君并不是感受不到爷爷独自撑起这个家的艰辛,在内心还是很尊重爷爷的,不然也不会听爷爷的话来机构接受工作者的帮助。但是小君始终认为爷爷之所以把自己送到培智学校是因为爷爷承认了小君是“智障儿童”的事实,而没有与小君一起为这一“不确定的事实”进行抗争,因而小君在内心里埋怨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