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徐州市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
徐州地处我国华东地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门户城市,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部的最大的经贸中心,商品集散地。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我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条主干线在这里交汇,徐州也是国家级公路枢纽,目前已建成7条高速公路,境内有5条国道,11条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设施造就了徐州市优秀的区位条件。
2。1徐州产业发展概况
2015年,徐州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全市GDP达5319。88亿元,同比增长9。5%。农业生产稳定向好,粮食生产连续十二年实现丰收,畜牧业生产总体稳定,第二产业缓中趋稳,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对外贸易降幅变小[12]。
2。2徐州城市发展概况
徐州新城区作为徐州市的行政、商务中心区,市级功能转移的接纳地和城市新的主要经济增长空间和新的城市中心,承担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会议展示、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的区域。新城区是徐州市“双核心”之一。扎实推进新城区产城融合,对于提升城市功能、均等公共服务、实现协调发展、重塑竞争优势均有重要的意义。自2004年启动建设以来,新城区已建成面积约22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75亿元。通过高标准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大力度推进,新城区产业发展已形成以房地产为主导,物流产业园区、中心商务区两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格局。
2。3徐州产城融合状况
2。3。1徐州产城功能融合状况
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徐州市在2015年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9。5:44。3:46。2,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要转变,其中服务业与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形成。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仍将持续,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速领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8%,与之相反的是, 高耗能产业的增速进一步降低。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徐州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资源再生型发展转变,城市功能也随之变化。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设施配套水平,积极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休闲的生态城市。
2。3。2徐州产城空间融合状况
随着徐州市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各类用地的扩张,逐渐显现出中心城第三产业发展用地不足,工业区和居住区混合在一起,由此造成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土地效益得不到良好的发挥。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产业之间缺少联系,协调发展受到阻碍。产业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重工业、资源依赖型产业过多,新型产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足。空间产业集聚规模低也影响了城市的功能分区,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与产业发展稍显脱节。文献综述
3 徐州市产城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1徐州市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1。1区域功能单一,空间布局不合理
在国内,早期建立的新城区多以产业为主,尤其以工业为主,土地利用优先考虑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用地被工业占据,加上片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产业化与城镇化的长期不协调发展,导致区域功能单一,城市应有的配套设施滞后,无法吸引老城区的居民迁入,造成在新城区办公、工作的人员每天早晨从老城区涌入,晚上回老城区居住,产生巨大交通压力,和平路、三环东路、三环南路、昆仑大道等通往新城区的几条主干道在早晚上下班期间,必定堵塞严重,新城区到了晚上也成为“鬼城”,出现“有产无城”这一新城区的通病。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