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新加坡——中心区限制停车 10
4。4。4 香港——停车设施低水平供应平衡 10
4。5 未来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11
4。5。1 立体停车场 11
4。5。2 创意停车场 11
5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绪 论
1。1 文献综述
在国民经济的带领下,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小汽车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带动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长(见图1-1),“停车难”问题开始出现,怎样解决或缓解停车问题迫在眉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迅速增加,而既有居住小区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规划不合理,道路交通与停车问题日益突出。车辆乱停乱放、汽车噪音和尾气对环境的污染[1-2],都严重干扰并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栾峰和杨玲早在2000年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北京的交通工具多为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所以当时的停车规划简单而且较少,还存在一些不合理,比如占用地面停车,占用街道停车等等。由于规划的不合理,私家车的数量与停车位的数量并不匹配,使得“停车难”问题更加严重。解决好停车问题已迫在眉睫,我们要积极发挥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停车规划应具有长远性,在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城市交通规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汽车的未来发展。同时,在制订城市停车场发展规划的时候,要适当调整配建指标,把合理的停车场设施结构给确定下来,规划好停车场。在1993年,关宏志,刘小明提出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要切实安排好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同时,注重城市建设的“人性化”。政府不仅要重视拓宽马路,疏导交通,让车行得更快,行得安全,还要考虑到兴建停车场所,让车停得下,停得好。此外,停车场建设要超前规划,使城市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性”[3]。文献综述
如何从规划设施方面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东南大学的陈峻提出:“停车设施规划方案的多指标评价方法”[4],他着手于“分析城市停车设施评价指标出发,深入研究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决策矩阵的标准化以及综合的多指标决策评价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评价城市现状停车设施的总体状况,而且还可以为决策人员比较选择停车方案来提供更好的辅助工具。
在同年时期,安实的博士论文[5]和他所发表的《我国城市停车收费定价模型研究》[6]中对停车收费进行了探索研究。他主要是针对“我国城市对路外停车收费”和“路内停车收费”采取不同收费制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路外停车收费和路内停车收费定价问题; 分析影响路外停车收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基础上和停车供求均衡假设、合理布局假设、法律法规完备假设的前提下,建立了“路外停车收费的经济效益分析定价型”。根据路内停车位属于公品的特性,全面考虑路内停车收费标准的政策性因素,建立了“路内停车收费的次优定价模型”。安实还依据广州市的具体情况计算了路外和路内停车费率,从而分析停车费率对计费时间的可弹性[7]。之后还有吴涛、晏克非等人提出了一种可以实际计算公共停车收费价格的方法,叫两阶段方法: “以经济学原理和收费理论为指导,分析公共停车收费的必要性、目的,提出定价依据和原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