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榜考研生应该学会正确的看待自己
“落榜考研生”在对待自我时决不能看轻自己,考研失败并不意味着你能力不行,也并不是就此决定你的未来一片迷茫。“落榜考研生”在对自己评价时一定要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识,要综合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在哪里,找出这些原因,寻找对策。
(二)落榜考研生应该积极地寻找失败的原因
考研失败有很多原因,就我个人与一些落榜考研生的接触和平时的观察,发现很多落榜考研生是失败在自己身上,内因大于外因。其主要有一下几点:第一,有些选择考研的学生在面对考研时目的就不明确,这些人考研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选择考研,只是看到身边的人考研也跟着凑热闹而被动的考研。这部分人不是为了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发自内心的去考研的,只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玩一玩的态度去参加考研,这部分人基本上都不会成功。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奥林匹克选手,众在参与型,上了战场就是“炮灰”。第二,有些考研的学生在选择考研时目标过高,方向不对。不能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这部分考生给自己定的目标基本上都是名校,往往还是名校的热门专业。我在这儿并不是说不可以报考名校,确实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逆袭985这类名校的光辉故事。但是,凡事都要实事求是,都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考名校可以,但你能不能付出像别人同样的努力,如果你的勤奋配不上你的梦想,那就需要适当的调低我们自己的目标,将这个目标设立在可得但又在适当高度的合理位置上。我曾经听过一个考研辅导老师的考研规划指导课,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直记忆忧心:考研,方向有时可能比努力更重要。我以前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但是经过考研这么一路走来我发现我慢慢懂了。我举两个我身边的真实的例子,我就称呼这两个人一个叫A君,另一个叫B君。A君是我的室友,他来大一时就已经决定考研,而且是要考北京的一所名校的最热门的专业,这个专业全国只招二十几个人,里面保送生比例就占了一半,剩下的十来个名额就留给全国上千名考生来“抢”。可以想象报考这个学校的专业是相当激烈的。我并不是想说因为这个专业难考就不建议大家报考,我只是想说“方向”很重要,目标要合理。我室友是一个严重偏科的人,他的文科特别好,数学很差。关键是他报考的这个专业又要考数学。他数学在复读了一次高考也只考了60多,但是他的语文考了120多,文科综合考了240多。考研时我这位室友就活生生的“砸”在了数学上。如果当初我的室友能选择避开数学,报考他更适合的文科,再选择一所合理的院校,我想他一定会成功。下面我再来说一说B君文献综述,B君是我在考研自习室的认识的一位同学院的学长。他本科专业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但是他自己特别喜欢英语。他的本专业考研是需要考数学的,但他数学不是很好,所以他很明智的选择了跨专业考研,选择了他喜欢的英语,他最终报考了英语翻译硕士。在选择院校上,他没有像其他的学生一上来就报考令人趋之若鹜的名校,而是在合理分析了自己的实际状况后报考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最终他以初试总分385,复试第十三名的好成绩,成功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录取。第三,有些考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错误,学习方法不对。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些考研的学生早上不早起,白天不学习,一到晚上就拼命的一个劲的学,而且每天熬夜到很晚。这样子的学习方法只会让自己的作息更加混乱,效率更加低下。我们从小就听说过,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白天才是一个人主要的学习时间段,晚上适当的学习也并不为过,但是经常熬夜到一两点学习,这样子只能是往“死路”上学习。我的室友就是这样子,有时晚上十二点了,已经很晚了他还拿着手机,蒙在被子里背英语单词,基本上都是“熬战”到夜里一两点。早上,大家都六点起床了,他还躺在被子里呼呼大睡,基本上每天都是要睡到早上八点才能起床。那时候,大家都已经背了快两个小时的英语了。还有对门寝室的一个同学也是经常熬夜到两三点学数学,到了白天学习时总是萎靡不振。可以想象,这两位同学的状态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平时学习,考试时也估计会受影响。果不其然,这两位同学在今年考研时,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纷纷落榜;还有,就是一些考生不够努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问过今年考上的几位“二战”的师兄,当谈到他们第一年考研时为什么会落榜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说道:主要还是自己不够努力!其中一位今年考上郑州大学的师兄告诉我,他第一年考研时每天学习的时间不到六个小时,经常在教室里坐不住了,就跑到网吧里打游戏。第二年,他痛定思痛决定奋发图强。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晚上十二点之前准时睡觉,一天当中要保证自己有十二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他都会在学校的路灯下或是教学楼的走廊上,放声的背书,就是靠着这一年的努力,他以初试380的分数,总成绩第十六名的成绩被郑州大学录取;最后,就是有些考生在备考期间闭目塞听,不知道及时的获取考研学校的相关消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如果用到考研上,这句话是不合适的。考研更多的时候是属于一个人的“战斗”,这时候的学习不会像高中时还有老师带着你学习,没有人会告诉你重点可能会在哪里,未来的命题趋势将会怎样……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整理,收集。如果把考试比作一场战争,那么考研就是现代信息化技术下的现代战争。考研不是拿着几本专业课书一个人低着头“狂背”就能行的事,考研要想成功要想获得高分,离不开相关资料的收集,离不开报考学校的报考专业的历年真题的获得,也离不开已经考上这个学校的专业的研究生的师兄师姐的交流。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称之为信息资源,这些资源虽然不是考研成功的决定因素,但有时也能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