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20年代70年代开发成功的新一代气体分离技术,原理是借助气体各组分在高分子膜表面渗透速率的不同,渗透推动力是膜两侧的扩散分压差。在乙烯分离技术方面的研究尚未完善。平片膜和中空纤维膜多用于乙烯的分离提纯,膜中金属离子有 Na+、Ag+、Cu+等,烯烃与膜中离子形成配位络合物,从而达到迁移的效果。但是由于其分离效果不佳,膜性能不稳定受气体影响,因此在工业应用中膜分离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文献综述

石油化工行业中最主要的分离过程就是烷烃烯烃的分离提纯,而乙烯乙烷的分离是最典型的。在化工厂,多采用低温精馏来提纯分离乙烯乙烷。精馏作为一种传统的分离工艺即使操作成熟,但同时它也有能耗巨大、流程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等缺陷,长期以来科研者都在努力探索寻求一种节能、简易、易操作的新工艺以代之。一种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的新型吸附分离技术——π 络合吸附分离受到了学者的重视,而其首要任务是寻求具有特定吸附功能的π 络合吸附剂。

1。2。2 π络合吸附分离

配位化学是探究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有机物(或无机物)离子或分子形成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s,简称配合物)的特点,与它们的成键、结构、反应、分类和制备的以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材料化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13-15]。最近几年,研究人员发现Cu配合物结构多样、性能独特,因而倍受关注。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关于Cu配合物的实验后,发现它在许多方面卓越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1949年以前,我国在研究配位化学方面的历史上几乎没有痕迹。1949年以后即使经济建设发展,也只在极少数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了配位化学方面的教育教学与研究。1965年以前,重点研究简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尤其是研究溶液配合物的混合和多核配合物的稳定性、平衡理论、过渡金属配位催化、取代动力学与研究稀土和我国丰富元素(如W、Mo等)的分离提纯以及配位场理论。其中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和进度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16-18]。

1980年以后,我国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与影响,配位化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1)簇合物、新型配合物、生物无机配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等方面都有极大进展,基础无机合成及其结构在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的研究领域最为典型,不仅取得丰硕成果,更是拓宽了配合物的研究内容,使其有质的飞跃;(2)在动力学、反应机理和热力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均相催化应用和离子在溶液中的萃取分离等方面的累累成果;(3)另外,在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与现代溶液结构的谱学研究及其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水平也有大幅提高;(4)功能各异的配合物的研究正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取得进展,其研究成果正包含应用在其他很多学科的科研和化学教学中。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将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与金属离子结合,得到有无限规整结构的配合物称为配位聚合物,超分子化学晶体工程研究的一大重要内容就是设计与合成配位聚合物。从1990年开始,学者重视超分子化学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关于的这方面的工作增多。为了使复合高分子和配合物二者的优点结合,因此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自组合形成配位聚合物,得到的产物在磁性、超导、非线性光学、催化、吸附分离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配位聚合物中,通过使金属离子和配体分子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排列,这样就可以按照预先设想的方式排列,使得合成的配位聚合物材料具有理想的性能。另外,由于配位聚合物的单体、配合方式以及聚合程度的多样性,它们很有可能会展现出其本身单体不具备的性能。

上一篇:Cu2+诱导的硼-二吡咯亚甲基J-聚集体的形成研究
下一篇:PS-b-PNIPAM单组份及其双组份多孔薄膜制备与表征

苯并二噻咯小分子的结构...

萝藦科泰山白首乌中C21甾体苷元的分离与鉴定

HPLC反相液相色谱法在多肽分离中的运用

初中科学教学如何促进初...

金属催化的烯基叠氮参与的反应研究

多巴胺的自聚及其对碳纳米管的改性

SnO2纳米棒阵列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