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血栓的形成
当血液中的沉积的血小板、不溶性纤维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发生了聚集,凝结成了团块形成血栓,便会对血液的流动造成影响。血管内皮受损、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速度缓慢是出现血栓的主要原因。血栓常常是以并发症的形式存在,临床表现随着病因、部位而不同,但任何病因造成的血管受损、血液凝塞、血液变化都会导致血栓形成。
在血液成分改变方面,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纤维蛋白溶解酶数量减少、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增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会产生凝血酶、免疫复合物、内毒素、纤维蛋白原等;先天性患者主要属于家族遗传,自身的凝血因子较高、纤维蛋白异常,异常血纤维蛋白原血症就是一种遗传性的血栓疾病,会出现出血症状较多、月经量过多的现象;当身体受到损伤、组织感染时,人体的血液系统会排放出促凝物质进入血液,也会导致血栓形成。
根据血栓出现的部位不同、性质差异等,可把血栓的种类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是形成动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是极快的,不会在局部出现高浓度的凝血酶也很难造成血栓的形成,但是当血管壁出现了矾脉粥样硬化的现象时,其受损的内皮细胞破损而聚集依附了大量的血小板等导致了血管狭窄,此时便会在局部区域聚集了浓度较高的凝血酶,形成动脉血栓。动脉血栓一旦形成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心肌梗死、脑淤血往往都是由于局部缺血和坏死等症状造成的。
血流因素造成的血凝、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也是形成血栓的机制之一。较大的手术后,下肢肌肉由于麻醉不能进行正常的收缩,长时间的卧床会导致静脉压迫、血流滞缓形成血栓,此类血栓被规划为静脉血栓;当血液中血脂增高、蛋白球增高、纤维蛋白增多都会令血液变得粘稠形成血栓。动脉硬化等导致的血管受损弯曲、瓣膜会令血液在不通畅的血管滞留形成血栓。
1。1。3抗血栓药物的分类论文网
抗血栓药物主要被分为:治疗静脉血栓的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与治疗动脉血栓的溶血栓药。
溶血栓药是一种可以去除已形成血栓的药物,通过激活体内本无活性的溶解酶,水解动脉中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对新鲜血栓较为有效,更易激活附着在新鲜血栓上的纤维酶原,对其纤维蛋白进行溶解,但对一些陈旧血栓作用较弱。目前溶血栓类药物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三代药物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有效的预防了血栓的扩散,栓塞的复发有着溶栓快、治愈率高、用药方便和半衰期长等特点。
抗血小板药是一种抑制血小板的激活过程的药物,通过减少血小板的释放、聚集和依附来防治血栓的形成。血小板产生的血栓素(TXA2)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药物,与前列腺素共同维持平衡来调节血管的收缩功能。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就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它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降解,来控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舒张血管,血液中环磷酸腺苷酸的增多,阻止血小板内的TXA2减少,起到了抑制血小板第二相聚集的作用,它还能抑制血管内皮和红细胞对腺苷的代谢,通过血管内腺苷浓度的升高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加快ATP转变成cAMP的速率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
抗凝血药是一种通过降低体内的凝血功能,破坏某些凝血因子活性,阻止凝血过程,抑制血液凝固,防止血管中血栓的形成和预防中风等疾病发生的药物。当体内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时,人体无法保持像正常一样的血液凝固平衡系统,血液流动功能失常便容易引起血栓性疾病。抗凝血药主要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其凝血酶的活性,根据这种特点将凝血酶抑制剂分为了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间接凝血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