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3。2。4 致孔剂甲苯对整体柱固定相结构的影响 12

       3。2。5 不同反应温度对整体柱固定相结构的影响 13

   3。3 表征 13

       3。3。1 pAS-GO表征 13

       3。3。2 GO@ PS-DVB 整体柱表征 14

   3。4  GO@PS-DVB整体柱分离性能探讨 15

       3。4。1 pAS-GO的含量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16

       3。4。2 对整体柱EOF影响的条件 16

       3。4。3 极性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分离 17

       3。4。4 中性稠环芳烃类物质的分离 18

       3。4。5 整体柱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20

4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4

1 引言

1。1 毛细管电色谱

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CEC)是近十年来综合了现代最新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微分离技术。毛细管电色谱(CEC)一般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在毛细管柱内填充固定相颗粒、管壁键合固定相或制成连续床的形式,用高压直流电源(或辅加一定的压力)代替高压泵,即用电渗流(Electroosmotic Flow,EOF)或电渗流结合压力流共同驱动流动相,溶质依据它们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和自身电泳淌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1]。该技术既能分离中性物质又能分离带点组分。由于毛细管电色谱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的双重优势,它具有高效性、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及快速分离的优点。毛细管电色谱一方面克服了毛细管电泳选择性差和难以分离中性物质的困难,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液相色谱的分离效率,开辟了高效微分离技术的新途径。近年来,随着CEC柱制备技术、分离机制、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CEC已经在分析领域中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有机小分子分离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和生化分析等方面得到应用。

1。1。1 毛细管电色谱发展进程

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起源,发展时间较短,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仍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1952年,Mould和Synge的电场与薄层色谱技术(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结合成功分离出了寡聚糖[2];1974年Pretorius等第一次将电场应用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结果表明它相对于传统液相色谱有更好的分离柱效[3]。1981年Jorgenson等在电场作用下,在毛细管中填充反相填料分离出了两种芳香族的化合物芘与9-甲基蒽,获得较高柱效[4]。20世纪80年代,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快速发展,Tsuda等人实现了用毛细管开管柱对多环芳烃的分离[5];1984年至1985年,Martin等对毛细管开管柱进行研究,从理论方面探究了电渗流驱动和压力驱动在峰展宽、流动相流型等方面的不同,进一步证明电渗流驱动的优势[6]。1991年他们又研究了填料粒径的大小、电渗流速度和流动相电解质浓度与分离柱效的关系,继而完善他们的电色谱理论[7]。1992年,Mayer等人通过在毛细管开管柱内键合β-环糊精对抗感染药物进行了手性拆分,Li等人就通过在毛细管内填充α-酸性糖蛋白实现手性化合物的分离[8]。毛细管电色谱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电色谱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在药物分析上,Smith使用反相C18(ODS)固定相、Evans使用强阳离子交换(SCX)固定相对药物进行分离,获得了很高柱效;Stead将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应用于血浆中甾类化合物的分离。在生物医学方面,Bayer等实现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梯度洗脱,同时将寡糖核苷酸成功分离出来且成功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毛细管电色谱[9]。

上一篇:2-(4-苯基哌嗪-1-基)喹啉-3-甲酸的制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下一篇:海宁长安皮革有限公司仓库及卸货区除臭工程

金属催化的烯基叠氮参与的反应研究

氨基化环糊精衍生物合成...

尖晶石相含锰复合金属氧...

厌氧氨氧化耦合硫自养反...

铕(钆)-2-烯丙基-1,3-二苯基...

四(苯甲酸基)四苯乙烯...

无过渡金属参与的氧化反应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