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酚类物质的清单 6
2。3 紫外过滤剂类物质的清单 6
2。4 杀菌剂类物质的清单 7
2。5 杀虫剂类物质的清单 8
2。6 防腐剂类物质的清单 10
2。7 多环麝香类物质的清单 11
2。8 阻燃剂类物质的清单 11
2。9 动植物激素类物质的清单 12
2。10 其他类物质的清单 13
2。11 本章小结 13
3 抗雄激素化合物控制的优先性排序方法的确定 14
3。1 抗雄激素活性 14
3。2 生态风险 14
3。3 数据统计 15
3。4 本章小结 20
4 评分和排序 21
4。1 评分方法 21
4。2 评分结果和排序 21
4。3 本章小结 26
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1 绪论
1。1 引言
内分泌干扰物能干扰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影响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殖发育和 健康, 因为它们具有类似于体内激素或抗体内激素的作用。环境抗雄激素 (Environmental antiandrogens)是内分泌干扰物中的一大类,可与雄激素受体(AR) 竞争性结合,阻止雄激素与 AR 结合,雄激素活性被抑制。
近年来,在江河、湖泊、海洋等天然水体中都检测出了不同浓度的抗雄激素 化合物,这些物质导致了部分地区水生生物的雌性化、雌雄同体等异常现象[1-3]。 据报道,天然水体中抗雄激素的重要来源是污水处理厂[4]。
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传统的氮、磷、重金属等污染 物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5],另一方面,以内分泌干扰物为代表的新型微量有机污 染物正持续进入水环境中,它们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复合水污染体系。因此,研究 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抗雄激素化合物控制的优先性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2 环境抗雌激素性质及危害
环境中的多种化合物具有抗雄激素活性,包括增塑剂、紫外遮光剂、阻燃剂、 杀虫剂以及杀菌剂等。最早报道的环境抗雄激素是杀真菌剂烯菌酮[6,7]。滴滴涕 的降解产物滴滴伊以及一些环境雌激素,例如滴滴涕和双酚 A 等相继被发现具 有抗雄激素活性[8,9]。增塑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10]、壬基酚和辛基酚[11],一些 紫外过滤物,如二苯甲酮-3、原膜散酯和 3-亚苄基樟脑[12]以及防腐剂中的羟苯酯 类[11]等都被证明具有抗雄激素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