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1.7.4.2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机理
    在核壳乳液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交联剂,使得核层、壳层中一者或两者发生交联,则生成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交联使得乳液胶粒的许多性能都得到优化,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1.7.4.3 离子键合机理
    若核层聚合物与壳层聚合物之间靠离子键结合起来,这种形成核壳结构乳胶粒的机理称为离子键合机理。为制得这种乳胶粒,在进行聚合时需引入能产生离子键的共聚单体。研究表明,采用含有离子键的共聚单体制得的复合聚合物乳液,由于不同分子链上异性离子的引入抑制了相分离,从而能控制非均相结构的生成。
    1.7.5核壳结构的影响因素
    1.7.5.1 聚合工艺的影响
    单体的加入方式可以采用3种方式:
    (1)平衡溶胀法:将单体加入到乳液体系中,在一定温度下溶胀一定时间,然后引发聚合。
    (2)间歇法:按配方将种子乳液、单体、水及补加的乳化剂同时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壳层聚合.
    (3)半间歇法:将引发剂加入种子乳液后,单体以一定的速度恒速滴加,使聚合期间没有充足的单体。
    1.7.5.2 单体亲水性的影响
        单体的亲水性对乳胶粒的结构形态也有较大影响。如果以疏水性单体为核层单体,以亲水性单体为壳层单体进行种子乳液聚合,通常形成正常结构的乳胶粒。
    反之以亲水性单体为核层单体,而以疏水性单体为壳层单体的种子乳液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壳层疏水性聚合物可能向乳胶粒内部迁移,从而有可能形成非正常的结构形态(如草蓦形、雪人形、海岛形、翻转形)乳胶粒。
    1.7.5.3引发剂的影响:
        例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核单体,以苯乙烯( S)为壳单体进行乳液聚合,采用油溶性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睛)时,会如预期的那样得到“翻转”的核壳乳胶粒;
        但当以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钾)引发反应时,由于大分子链上带有亲水性离子基团,增大了壳层聚苯乙烯分子链的亲水性。引发剂浓度越大,聚苯乙烯分子链上离子基团就越多,壳层亲水性就越大,所得乳胶粒就可能不发生“翻转”。如果采用水溶性引发剂。随着用量由少到多,则可能得到“翻转”型、半月型、夹心型或正常型结构的乳胶粒。
  1. 上一篇:变压器专用铜带的生产工艺设计
  2. 下一篇:1-氨基-3-十二烷基-1,2,3-三唑硝酸盐的合成及表征
  1. 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海...

  2. 蜡梅碱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3. 美藤果油乳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乳液中的应用

  4. 蒙脱土/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的制备

  5. 聚乙烯链及其凝聚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6. PIC法制备纳米乳液的影响因素研究

  7. 室温自交联的丙烯酸酯乳液制备和表征

  8.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9.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0.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1.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2.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3.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4.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5.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6.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7.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