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Uber。Airbnb等一大批共享平台的出现和集体爆发为标志,共享经济“成为一个新兴的应用经济学词汇,不仅引领了全新业态,实现节约发展,也登堂入室,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课堂引起争论,成为高校经济学研究的蓝海“。共享经济“的出现,是传统论文网经济学教学范式所不曾深入涉及的。传统经济学的认识,邻里之间和熟人社会也存在诸如私人信息的分享。书本的借阅。农具和工具的借用等共享“情形,但受制于空间―关系“维度,交易只存在于私人可接触的范围,分享只发生在熟人之间,共享经济达到的跨区域。陌生人分享“的高度在传统观念中不会出现。显然,传统经济学的教学范式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和挑战,需要对共享经济“的特征和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经济人才。
1共享经济的特征和内涵
①使用权“为核心。共享经济有时也称为协同消费“协作经济“或分享经济“,使用而非拥有“是其鲜明的基本特征,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使用“在法制社会中对应的权利就是使用权“,与传统商品交易中发生所有权转移“形成强烈对比。使用权发生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社会闲置资源,共享经济对其有效整合是一种帕累托改进;②陌生人使用“为重要特征。共享经济是以取酬为目的,向陌生人提供暂时的物品使用权而发生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经济主要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区别于传统的熟人关系型共享;③互联网驱动是技术性特征。共享经济较之于传统经济,解决了信息和信用的问题,互联网作为技术保障居功至伟。其一,互联网出现使得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可以不依附于传统商业性组织,实现P2P的模式,这一阶段是去中介化的过程;其二,互联网共享平台的出现实现了共享经济的再中介化,但这一次是更高的飞跃:互联网配合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信息传递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显著降低,个人信息的广泛联网也较好地解决了个人征信难题;④信任是必要条件。共享经济为消费者带来的便捷。舒适。节约和绿色等体验皆来自信任。信任需要满足一系列的社会。技术和人文条件。综上所述,共享经济“涉及:闲置资源“使用权“信息“信任“和互联网“等核心要素,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2共享经济“对传统教学范式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1)传统经济学的教学范式。首先,传统经济学教学采用的第一个参照系就是供求分析的框架:消费者问题。生产者问题。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利率。汇率等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纳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的纳什均衡发展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在分析上也提出了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其次,第二个参照系就是科斯定理,解决了企业的性质和边界问题。使得我们对政府。公共企业。私人企业和市场的范围和边界有了深刻认识;最后,第三个参照系就是帕累托最优,一切资源配置的最终问题都是公平和效率目标的实现,帕累托改进是实现两大目标特别是效率目标的主要手段和比较基准。显然,在传统经济学教育中明确区分供给和需求,采用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古典两分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讨论均衡和实现帕累托改进是主要内容。但在共享经济“等新兴经济业态出现后,传统范式如何适应新情况还缺乏研究和探讨。
(2)共享经济“对传统范式的一系列挑战。①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下,作为共享“的公共物品的供给需要满足萨缪尔森提供规则“,却又与私人最优的戈森定律“相冲突,由于缺乏足够的激励,私人不会提供共享产品“。共享经济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下既不会发生,也不存在帕累托改进;②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下,陌生人之间存在私人信息,供给方和需求方拥有不对称信息,在非重复型博弈模型下陷入囚徒困境“,引发信用风险,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严重问题。传统经济学范式要解释共享经济“需要克服信息成本和合约激励等难题;③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中,解决信息不对称主要靠合约激励和重复博弈,较少涉及技术手段的作用和影响;④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中,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陌生人信任在一次性静态博弈中无从谈起;⑤共享经济“的资金模式与互联网金融高度融合,金融学问题存在买空“卖空“机制,供求曲线完全水平重合,难以采用供求分析框架。通常认为,金融学问题需要在无套利均衡“的基准框架下分析。显然,上述挑战在客观上也刺激了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3)共享经济为经济学教育带来的机遇。①高校学生对共享经济“持乐观态度,在理论学习上存在好奇心,在创业和创新“的实践中乐于探索。这是因为高校学生是最为活跃的青年人的生活群体,具有群居和集体的特征,天然具有共享“的雏形和自然发展的土壤,共享经济必然深刻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他们的行为。道德。机遇和发展,以及学校的教育和培养模式都会产生深层次的影响;②共享经济带来了全新的物权“观念,为学生的经济学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③共享经济培育了学生的诚信品质,提升了课堂育人的效果。
3经济学教学应对共享经济“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1)加强对共享经济“的研究,深化对共享经济“的课堂解释。首先,传统经济学缺乏对新兴业态的解释,实践则远远走在课堂教学的前面;其次,学生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很高,回避教学或不当解释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共享经济“是在互联网+“时代中产生的,作为高校教育领域,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在教学中与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也有利于产生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在实践中进行广泛调查。共享经济“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和观念上的错位,比如:在笔者主持的一项大学生挑战杯“关于共享经济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仍然看重对物品的所有权,比例是58百分号,其中男生选择的比重高达66百分号,显示出更强的占有欲;另外,有20百分号的同学不了解Uber和滴滴出行“等典型共享经济“的企业;同时,有43百分号的同学会在两年内更换手机等电子产品,但36百分号的同学对闲置资源的处置是直接扔掉或其他不再利用的方式。显然,这些信息有利于我们改进课堂教学和引导课堂讨论,不经过调查不会发现问题。
(3)改革和拓展传统经济学教学范式。范式“一词一方面代表共有的信念。价值和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指整体的元素,代表了学科基质“,包括符号。模型。价值和范例。共享经济“的出现需要在经济学教育中进行符号上的更新,模型上的拓展,价值观念的更新和经典案例的整理和引入。
4结论
高校经济学教育具有一定的范式和特定的语言,但并非封闭和固定的。当新生事物出现时,就会引起对原有范式的不满。质疑和调整,恰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提升了教学质量。共享经济“背景下,需要高校经济学教育加强对学科范式的研究和调整,在课堂教学和课堂育人两个层次上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恰当的物权观念和诚信品质,促进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双创“实践。
共享经济“对高校经济学教学范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