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中暴力因素的概念我们无法描述清楚,它们通常都具有高度的隐晦性,往往会潜藏在正义、可爱、欢乐的外表之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吸引幼儿,并使得幼儿自主发出模仿学习暴力行为,从而对幼儿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文献综述。
目前,由于模仿动画而造成的幼儿伤害性事件日益增多,动画片中的暴力因素也逐渐得到关注和思考。加之首个民间动画分级制度的出台,这便意着动画片中暴力因素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动画片中暴力因素的内涵,论述了暴力因素对幼儿行为,交往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帮助大家意识到暴力因素的危害,共同努力,减少暴力因素的影响,呵护幼儿的健康成长。
2 暴力因素的理解
2.1 暴力因素的定义
动画片中的暴力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是深刻而且复杂的,然而对暴力因素的界定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近年来人们对暴力因素的关注逐步提升,关于该方面的文章也有所增加,可是却都没有对暴力因素做出明确的定论。
在著名的传播学家格伯纳的经典研究《暴力与媒介》中,乔治·格伯纳将暴力总结为:公开表现以实力对抗他人或自我,或者反对他人意愿的强制行动造成被伤害或者杀害的痛苦[1]。
全美健康研究所发布了一篇报告,题为《电视与行为:科学进步的十年及对八十年代的意义》,通过该报告中的许多研究得出结论:电视暴力与侵犯性行为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2]。
中国学者杭孝平在《动画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中指出:通常暴力是指本人或所属群体通过强制性的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行为,与血腥,武力密切相关。与之相对应的是媒介暴力,它是指“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媒体含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媒介暴力可以细分为正式暴力和虚拟暴力两种形式。该学者并将动画暴力元素定义为:在动画片中出现的伤害他人以达到目的的态度和行为,包括语言等等[3]。
对于以上关于暴力因素的理解,我个人比较赞同中国学者杭孝平所提出的观点。前面两条对于暴力因素的理解过于含糊,不够具体,很难为暴力因素的界定提供有力的依据。动画片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其中的暴力因素自然也以其独特的形态存在,并且正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手段对幼儿的心理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动画片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集合了绘画、动漫、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却也高于生活。动画片借助丰富而奇妙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可以塑造出全新的生命和全新的世界。尽管动画片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认知,社会交往等能力。但是通过它所传递的暴力因素却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
2.2 动画片中暴力因素分类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2.2.1 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指使用各种具有攻击性的语言,通过嘲笑、侮辱、挖苦等方式,企图对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或者达到一定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语言暴力多发生在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双方也很少意识到语言暴力中的伤害成分。
2.2.2 身体暴力
身体暴力,就是指运用头、手、肘、臂、脚等各个身体部位来进行攻击的行为,它属于最明显的暴力因素。身体暴力的施行程度往往依据施暴者自身的能力而定,所造成的伤害程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