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发展历史不长,我国信息技术教师有一部分是其他学科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行过来,像人工智能之类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教师自身就很难掌握,教导学生便更艰难,不过越来越多的专业能力很强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开始走向信息技术教师的岗位上,还有一部分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出身的,但是受自身计算机水平的限制,勉强担任信息技术教师,而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以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2。5 学生差异
首先受到地域环境不同的影响,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支撑,经济发达的地区,很多学生家中都有电脑,在学习之前就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经济发展不太好的地区,有些学生只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碰到电脑,而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只开设一次。而且不同的地区学生整体基础不同,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实践也会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讲授同样的内容,学生学习的速度却参差不齐。
3。2。6 评价信度和效度不高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种主要的评价形式。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教师自身的教学认知、对学生听课情况的认知、对学生完成学习的结果的认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的认知。阶段性评价是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的,如学业水平测试。但是无论课堂评价还是阶段性评价,评价的主体都是教师,主观性很强,导致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