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成本上,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都是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自行完成的,信息交易双方通过平台自行寻找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沟通交易,较为透明的平台环境,使得客户不需要传统中介的介绍,也可以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除了没有中介费用外,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也几乎不产生交易成本,完全竞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垄断利润也难以存在。
在服务成本上,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节约了人力资本,而且客户也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只要有互联网存在的地方,客户就可以直接迅速地获得金融服务,这是传统金融服务无法提供的。
(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全新的渠道,基于大数据的运用,依托计算机程序化处理,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现有的金融体系的效率。互联网“搜索+比价”的金融服务模式让网贷过程简单化,在降低双方的搜寻成本的同时,还大大节约了客户的时间。
另外,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都是在网上完成的,无需投入建设和经营各级服务站点及机构,在各方面人力的投入上都远比传统金融服务少,金融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且由于没有传统中介及垄断利润,这使得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文献综述
(三)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实现金融的普惠意义
从金融覆盖区域来看,传统金融服务需要铺设机构来提高覆盖面,受制于交通及经济发展状况,服务难以渗入偏远落后区域。尤其是像西藏这样地广人稀,交通条件差的区域,传统金融服务需要投入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区域,想要提高覆盖率是极其难的。而互联网金融依托覆盖全球的虚拟互联网络,运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使得即使在没有银行网点和ATM机的区域的客户群体也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实现了对传统金融服务盲区的覆盖,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从覆盖的社会群体来看,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群体。传统的金融服务一般遵循“二八定律”,即以20%的高端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互联网金融则通过金融创新不断降低客户准入门槛以及相对较高的收益,满足了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群体小额又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实现了对传统金融服务中被忽略的80%的小微用户市场的覆盖,这从社会群体上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率。王清新(2016)认为互联网金融以其自身的优势,使服务另外80%的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群体成为可能,即互联网金融的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