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面临最主要的风险来自于信贷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说,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高低决定了银行经营的优劣。但在近年,逐渐出现许多问题,如存在大量不良贷款、信贷组织治理结构不健全、员工综合素质不达标、信贷管理体制欠缺等,加剧了信贷风险。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不仅在信贷管理工作中埋下许多隐患,而且极大地损害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现价段,加大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的投入,构建出健全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调整出合理的信贷结构已经迫在眉睫。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概述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
信贷风险是指在银行的信贷业务经营的过程中,受到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银行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收益目标产生偏离,从而使银行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银行的债务人到期后,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造成银行资产损失的可能性;第二方面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汇率、商品等价格的变化而引起银行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第三方面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在银行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控制不到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形成的损失可能性。文献综述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美国COSO委员会(1992)在《内部控制—综合框架》中第一次提出内部控制的立体模式结构,并将内部控制体系总结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和对环境的监督[3]。李淼(2010)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6]:第一,部门权责界定不清晰;第二,工作人员配比不到位;第三,行内风险控制流程冗杂;第四,信息传递不对称;第五,银行内部控制文化薄弱[6]。钟洪涛(2010)在《对信贷内控制度有效性的思考》中提出,农村商业银行过度注重短期经营利益,而将内部控制机制当作摆设;主要原因有: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信息传导不及时、信息渠道狭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