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2002年-2007年。2002年,昆山通过上一阶段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昆山找到自己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从一开始全面招商引入外资到选择性招商,从“量”到“质”,从昆山代工厂到昆山创新园,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在只是产业链低端的发展。全市围绕四大优势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引入中高端外资项目,建立产业集群。一方面帮助民营企业成长,在国际分工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减少外资投入成本。昆山在胡锦涛指导思想的带领下实践着社会目标,达到了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县市第一。2006年,昆山基本完成社会发展新目标,实现“量”转“质”的改变[3]。
第五阶段:2007年-2012年。2007年,昆山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2008年,全球经济低迷陷入危机然而昆山并没有自乱手脚,而是不断的升级自己的园区,统筹建设有特色的园区经济。围绕产业链的整体性生产,提升产业基地的配套功能。大量引入高层次的各类人才,创新发展自身软实力。